复旦取消虚拟加分 尖子生投上交大 [ 2007-05-18 09:26 ] 对于高三毕业生来说,通过高校冬令营获得虚拟加分,一般情况下都会将这所高校填为第一志愿。可是记者最近采访发现,由于今年复旦大学首次取消虚拟加分,不少“尖子生”集中转投上海交大冬令营并获加分。担心诸多优秀生已获加分,并扎堆填报志愿抬高了该校招生分数,一些加分较少的学生为了求稳,转向复旦、交大以外的一本院校以求稳操胜券。
避人锋芒,选择有把握高校
在上海市一所市实验性示范高中就读的毕业生小范心仪复旦已久,但因没有进入复旦的自主招生名单,她参加了交通大学主办的冬令营,并顺利获得10分虚拟加分。本来,所有人都以为小范这次所填第一志愿非交大莫属,可班主任陆老师收齐草表后发现,小范的第一志愿竟然是上海外国语大学。
问及原因,小范表示身边不少同学也都有交大的加分,相比他们20分的虚拟加分,小范的10分显得
没有竞争力。她预计大多数有交大加分表的学生会将交大填为第一志愿,以致今年成为交大的加分“大年”,左思右想后小范还是选择更加有把握的高校填报为第一志愿。
致次热门学校报考人数增加
像小范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据其所在学校的老师介绍,小范这一届的高三毕业生人数在百人左右,可截至目前,已经有十多个拿到5分或10分等低档虚拟加分的同学放弃了加分高校的填报,而选择和小范一样:将一本院校中分数要求较低的填为第一志愿。而在往年,作出这样选择的学生属于极少数。
在另一所毕业生人数为600人左右的市实验性示范高中,也出现了一些虚拟加分较低的学生转填其他大学的情况,这使得往年一些次热门学校的报考人数增加。以某理工科大学为例,历年都不属于第一志愿的热门对象,今年将该校填作第一志愿的同学却超过百人。
■教师意见
有老师指出,学生们这样填报志愿,其实就是受了所谓高校招生分数“大小年”概念的干扰。但这也可能引发预期“小年”的学校,因学生纷纷转投致使其填报人数增加,反而抬高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从这个层面上理解,这其实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性。华师大二附中教导处副主任施洪亮也指出,学生在求稳的心态下作出这种保守选择,可能引起奇怪的“大小年”倒挂现象。他建议学生可以向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征求一下意见,准确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过多地被自我揣测的“大小年”所影响。建平中学副校长于基泰表示,学生求稳的心态固然可以理解,但对自身要合理定位,不要盲目妄自菲薄才是最佳选择。
来源: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