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行业日趋产业化的今天,高考学子及其家长,成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一些人利用学子们急于求学的心理,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就学陷阱,以此牟利。
3月11日,记者随报料人走进太原科技大学,看到一幕幕打着招生幌子赚昧心钱的场景。
“这些招生点,说白了就是蒙学生钱的!”小勇气愤地表示。从3月5日到现在,他每天在学校门口都能看到打着各种横幅的招生点,写着某某大学计划内招生等内容。一旦有学生路过,这些招生点的工作人员就会给学生讲自己学校的各种优势,并表示只要交50元钱在此报名,就会有极大的希望优先被录取。但其实这些所谓的高校招生大多是民办或者是自考,为了吸引学生报名,招生点工作人员故意将这些内容省去,或者含糊其辞。而不少学生抱着侥幸心理,交了费用,拿上一张没有任何公章的收据走了。
“刚开始,我总觉得这算不了啥,但是看到有太多的学生报名,甚至有一个学生掏出1元、2元……凑够50元在所谓的招生点报名,我觉得应该把这些事讲出来。这些人明目张胆地这么做,为啥就没有部门管管?”小勇说道。
现场:多了隐性志愿
3月11日17时左右,记者随小勇来到太原科技大学。记者以考生的身份,对报名的过程进行了解,发现在此报名竟然“好处多多”:多了隐性志愿,可降分录取,拿名牌大学文凭……而这些“好处”的前提是交50元报名费,然后在家等消息。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自称是国防科技学院负责招生的。记者以考生的身份询问这所学校的情况。“眼镜”表示,这是所位于北京的军校,每年录取分数线都接近一本线了。艺术类考生如果要上就得先交50元钱在此报名,然后学校将为其建立档案。
这样,高考时就不用报了,等于多了一个隐性志愿。到时,学校会根据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不过,没有报名的考生不存在被录取的可能性。
“眼镜”告诉记者,他快要回了,因为名额已经快满了,要报就得抓紧时间。“这儿有上万的学生,要报名的人可多了!”最后,“眼镜”又加了一句。
可降分录取
在一所青岛某学院挂的横幅前,坐着一位替西安工业科技学院招生的女士。据她讲,青岛这所学校是统招专科,刚走,然后她就坐在这里为统招本科的西安工业科技学院招收艺术类学生。
“山西的学生,要想上西安工业科技学院就得在此报名,否则高考时不按艺术类考生对待。”对于学生的专业课,这位自称是山西招办的女士表示,不在设立的考点考试也行,学生只要在6月7日前将自己的作品寄到学校就可以。“因为去了学校还要学,没有基础也好,前几天有一个画五官位置都搭配不合理的学生照样通过了。”当记者表示自己专业课差时,这位女士赶紧给记者打气。
“赶紧报吧,前150个报名的可以降分录取,现在已经报了135个了。”这位女士一直催促记者报名,并表示,报名后,会留下学校电话、收据,在学校的档案里就可查到档案。
拿名牌大学文凭
“先占一个名额吧,对自己有好处。”一个男孩极力劝说记者报山东艺术设计学院。据他讲,这所正规的本科院校,一旦学生报名后,3月底学校就发专业合格证,到6月底就发录取通知书。而在招生点报名的学生将是学校招生保底的学生。
另外,由于山东艺术设计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是联合办学,如果考生在大学里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可能获得华南师范大学的文凭。
民办打着名牌招牌
在一处挂着醒目的北京理工大学报名处的横幅旁,有三四个学生正在填写报名表,交50元报名费用。看到记者,报名处的工作人员热情招呼着,而在记者一再的询问下,才得知这个招生点是一所民办学校。
在现场,一位高平市的考生小张告诉记者,他已经在三个招生点报名了,这样被录取的几率大。在这些招生点报名的学生大多抱这样的心理。“要是被骗了怎么办?”记者问,“不可能吧,这些学校简历写得很好啊,而且报了名还给收据,现在都抢生源嘛。”小张大声地说。
11日下午6时,记者离开时,在这些招生点还能看到不少前来咨询和正在报名的考生。
提醒:虚假许诺不可轻信
针对一些招生考点许诺的可降分优先录取、拿名牌大学文凭等等,省招办高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们遇到这种情况要谨慎。
省招办为了方便全省艺术类学生考试,在太原科技大学、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等三处设立了考点。凡是教育部允许在外省设点考试的高校都在省招办的邀请之列。而在校外招生的学校都是没有资格设点考试的。在设点院校外招生的学校都是三本、民办甚至是个人办的没有资质的学校,这些招生点往往存在欺诈行为,利用虚假信息蒙骗考生。另外,向考生收取的费用都得经过物价部门的审核,这些招生点收取50元报名费肯定是不合理的。考生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向省招办高考处咨询。
来源: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