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课程未通过补考,没有修满学分———
现在本来应该是高校毕业生怀揣毕业证书高高兴兴离校的日子,但首都经贸大学有161名学生不得不做出另外的选择。
该校已有近20名学生选择了拿结业证离校,有140多名学生选择了“延长学籍”,再读一年“大五”。
因有“挂科”未修满学分,他们不能毕业。
■事件:最后清考160人不能毕业
上周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在丰台校区举行。该校今年的毕业生应该是2275人,但参加毕业典礼的只有2100人左右。因为有160名学生因未修满学分没有毕业不能参加毕业典礼,这一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7%。
其实,这些不能毕业的学生在一个多月前已经知道了这种结果。
5月中旬,学校为所有四年期间有挂科的应届毕业生安排最后一次补考,学生称之为“清考”。他们知道,这是他们能否毕业的最后一棵稻草,如果能顺利通过考试科目,就能幸运地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高高兴兴地就业。但如果一旦有一科再“挂”了,那就不得不面临一种痛苦的选择。
6月7日,学校发布了毕业生“清考”成绩。不幸的是,仍有160多人未能通过。也有一种说法是共有500多人参加“清考”,200多人未过,但学校最终向记者确认是161人今年不能毕业。
这一结果引起了一些“再挂科”学生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们觉得,最后一次“清考”一般应该只是走个过场,学校会放学生一马。没想到,又有这么多的人没过,去年不能毕业的学生100来人,今年抓的力度太大了。还有一个原因是,161名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找到工作或考上了研究生,如果学校不让毕业怎么办?
后来,有一些未能通过“清考”的同学找学校领导,希望学校能网开一面,但是没有改变。
■进展:100多人选择“留级”
首经贸学生处处长孙昊哲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毕业的学生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拿结业证离校,一是延长学籍,再学一年。“现在已经确定的是15人选择了拿结业证离校,有5名学生还在考虑;另有140多人已选择了延长学籍。”
如果他们在下一学年里顺利通过“挂科”的课程,明年这个时候他们也能参加毕业典礼,拿着毕业证和学位证跨出校门。而现在,他们只能念一年“大五”。“如果明年毕业时还有挂科,可允许再延长一年学籍,但在校第六年还通不过就只能结业了。”孙昊哲说。
据介绍,去年首经贸共有107名学生未能毕业,其中94名学生选择了延长学籍暂不毕业。到现在已经有70多人通过了全部考试拿到了毕业证。
“留级”的学生并不是非要跟下一届的同学跟班就读。孙昊哲介绍说,学校一般会给这部分学生单独编班排课,对于已经学过的课程或者他们觉得自学可以通过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不来上课,只要能考试通过就行。“学生的自由度是比较大的。”
■交锋:学校的责任VS学生的问题
“学校平时管理不严,不多提供几次补考机会,到毕业‘清考’时突然发难,这不是坑人吗?”一些不能毕业的学生抱怨。
有学生认为,学校的制度确实不合理,课程也不合理,有的同学都考上研究生了,而本科却不能毕业,学校应该反思自己的错误。
孙昊哲认为,学校现在普遍实行的是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3至6年完成学业,部分学生四年内完不成学业到第五年毕业很正常。
另外,按照首经贸的考试制度,每一门课都有三次考试机会,课讲完有一次期末考试,如果没通过在新学期开学后有一次补考,如果还没通过在临毕业前可参加最后一次补考,也就是学生们所说的“清考”。“高校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把不合格的毕业生送到社会上去。”孙昊哲说。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学生不能毕业?孙昊哲并不认同扩招后学生质量下降的说法。“首经贸现在每年的录取分数都在攀升,在市属高校中基本是最高的。不是宽进严出,而是严进严出,生源质量并没下降。”孙昊哲认为,一些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比较大,比如有的学生炒股、做生意、迷恋网络,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自我约束、学习能力等问题。
孙昊哲认为学生考试不及格怨学校平时管理不严是一种“孩子埋怨父母”的心态。“都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了,不能靠老师整天看着。学校的考试制度和管理制度都很完整,学生应该学会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网上争论
支持学校方居多
首经贸的毕业风波在网上也成了一个热点话题。
一方网友认为:不好好学习,就是不能毕业,大学生文凭不能如此好拿啊,高等教育不能眼看着就这么给毁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学生不能只为混一张文凭而不顾它的含金量。严重支持首经贸的做法。
有网友认为:“举双手赞成宽进严出,否则中国大学生的质量实在太差了。”“这些没毕业的大学生,你能怪谁,只能怪自己,大学不是批发毕业证的。”
另一方网友的观点是:首都经贸大学做法太残忍,寒窗多年不易,学校平时管理不严,毕业“清考”时突然发难,要管也该要早点管,何必拖到最后,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也有网友认为,学校此举是为了赚钱,因为学籍保留一年,不管学与不学都要向学校至少交5000元学费。
首经贸一学生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吧里留帖说“我虽然没参加清考,可我也觉得学校的行为让正常人无法理解!平时不重教学质量,出了事全怪在学生身上,你们的责任感都哪儿去了?!”
记者调查
不同高校政策各不相同
一般会给两年补考机会
记者采访北京多所高校了解到,对于该毕业了还修不满学分或有“挂科”的学生每所高校都存在,各高校采用的政策各不相同,但学校一般都会给学生一至两年再补考的机会。由于高校普遍采用弹性学年制,四年毕不了业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并不在毕业前组织全校的“清考”,而是采取未雨绸缪的做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校每学期都要给每一名学生一份学分成绩单,成绩单上会罗列学生还差多少学分,哪些科目没通过。这样可以有三个学期的时间提前提醒考生抓紧补修,大四下学期有最后一次提醒,临毕业前系里会安排一次补考。如果还有“挂科”,那就“对不起了”。“学分修不够肯定是没有毕业证的。每年大概有2%的学生因修不满学分当年拿不到毕业证。”二外有关负责人表示,但学生可以先就业,两年内来学校补考。
差学分比较少的,比如差两三个学分的学生在毕业一年内可以补考,通过后可以补发毕业证和学位证。而一年以后再考的就只能拿毕业证。
而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则是另外一种做法。毕业前对“挂科”的学生组织一次补考,如果还有没过的两年内可以来学校补考,考过后才能发证书。据介绍,由于学校严把关口,物资学院有一年未毕业学生达到8%。还有的高校是以差学分的多少来区别对待。如果差15个学分以上,就只能留级再学一年,如果15学分以内可以先就业,下一年再来补考如果三次考试机会都不够,还要多少次?
北京农学院每年不能毕业的学生较少,因为学校要求当年没通过的学生第二年再重修该课程,所以到毕业时大部分学生不再有“挂科”。
但学校的共同的做法是:修不满学分不发毕业证。(记者闫建立)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