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点津 中国日报 教育在线 留学英伦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日报网 >2010浙江高校媒体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为深海渔网安上“眼睛”
2010-09-17 17: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刘敬彪教授家有一个新玩意,深海渔网——它形状似渔网,底部有4个摄像头,身体呈金黄色,一吨大小。它可以延伸到6000多米的海底,帮助科学家在海底捞宝贝。实验室里,刘教授正在对深海渔网进行最后阶段的全面检测,因为9月份,海洋二所的科学家们将带渔网参加南海科学考察。

刘教授2001年到杭电当老师,研究重点是深海探测设备。10年来先后发明了七八件深海探测设备。2007年凭借“电视抓斗”装置获得教育部提名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填补了我国海洋研究相关领域的空白。

给渔网安上眼睛

人很难去海底,所以科学家只能用一根长度达1万米的光纤电缆吊着渔网和摄像机,去海底捞一些东西上来研究。在水浅的地方,渔网捞什么、在哪里捞都是由船上的渔夫凭肉眼观察判断来控制的,一到海上,人压根儿就看不到海底,怎么打捞海底生物?

“很多生物只能瞎抓,把一个大大的网放到海底,网到什么是什么,有时候网到一块大石头,还以为是捞到海底生物了!”于是刘敬彪团队对深海渔网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改进传输材料的方法,扩大了传输的带宽,顺利安装上了4个摄像头。

“把摄像头安装在渔网上,再在每个摄像头前装一个灯,相当于给渔网安了眼睛,然后人在船上通过电脑屏幕监控,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海底的情况。”

从海底传输图像到海面,最大的困难是距离。仅靠一根光纤电缆将海底的电视信号传输到1万米远的甲板控制室可不容易。

“我们国家研究了好几代产品,总算在我们手里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外得保证这4只眼睛不被撞坏,海底条件复杂,有山、悬崖、风浪,最重要的是可靠性。这4只眼睛得连续看十几个小时不坏,因为,把渔网放到海底至少需要1个小时,收上来更慢,万一放到海底就被不明物撞坏了,那算上下放、回收以及维修的时间,至少要浪费五六个小时。

看海底的螃蟹悠然自得

每项新发明都要经过若干次实验。去年,深海渔网在公海做了第一次试验。当深海渔网在距离海底50多米深处睁开眼睛,第一次在电脑屏幕上跳出海底的真实画面时,刘敬彪激动坏了:“当时我和队友只有一个想法,坐在电脑屏幕前一直看下去。”

当渔网工作到某海域时,他们突然看到多只螃蟹在屏幕上闪过。

“在海底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几乎很少有活物了!”就在此时,一旁德国、美国等国的科学家惊叫起来:“热液螃蟹!”这是一种特殊的不靠阳光生存,能在高温、高压、剧毒等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螃蟹,它们的出现意味着热液喷口(一种富含矿藏资源的海底火山)就在附近。

“我想人活着不是光为了钱,就是靠这兴奋点驱动,才能真干出点事情!”

今年9月份的南海科学考察,刘教授希望深海渔网可以探测到更多的海底生命,因为,有海底生命出现的地方,极有可能出现珍贵矿藏——煤、石油、天然气等。

(来源:每日商报 编辑:蔡姗姗)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日报网内容,版权属中国日报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欢迎愿意与本网站合作的单位或个人与我们联系。
电话:8610 -84883300, 传真:8610 -8488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