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学院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双头并列式自动高效席草搓绳机”最高可使生产效率提高5倍,经济效益提高10倍。
一排排机器整齐排列,机声隆隆;几十名服装统一的“工人”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成捆的席草经过加工,变成精细结实的草绳……置身其中,乍一看还以为是哪家企业的生产车间。其实,这是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工厂。就是在这里,该学院师生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出国内首台“双头并列式自动高效席草搓绳机”。这一科研成果投放市场后,预计可使席草加工的生产效率提高5倍,经济效益提高10倍,这无疑将掀起席草加工业的一场新革命。
创新教学产下“金蛋蛋”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工厂前身是实训馆,此前更多体现的是实验室功能。2006年底,安徽寿县席草加工商的一次上门求助,让广厦学院萌生了创办实训工厂、自主研发生产设备的想法。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席草种植基地之一,安徽寿县的席草加工业非常庞大,但陈旧落后的生产设备近年来制约着这一行业的发展。
几位此前与东阳方面有过业务来往的席草加工商辗转找到广厦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分院副院长吕建表,并诚邀学院派人前往安徽考察,寻求解决加工难题的办法。
2006年12月,吕建表一行通过对安徽寿县当地使用的传统设备认真研究,找到了创新的思路。回来后,学院立刻组织科研力量,并从机电分院抽出50多名学生组成特长班,共同参与新型草绳机的研发。
“我们在研发中需要的每个零件都是学生自己制作的,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实战的环境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吕建表说,通过半年多的努力,不仅成功开发了“双头并列式自动高效席草搓绳机”,而且直接参与研发的17名学生在有关部门组织的技能考试中全部以优异成绩通过。
“好厨师不是看菜谱看成的,而是在厨房里练出来的。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事实上很符合我们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思路。”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许华春多年来对职业技术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要填补高校毕业生所学理论与工作实践间存在的断档空白,缩短他们融入社会、融入企业的磨合期,更快、更好、更优地输送各类技术人才。
许华春说,广厦学院开设实训工厂,根本目的还在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通过创新的方式,既节约了教育成本,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样机一出即受热捧
2007年9月,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研制出了第一批“双头并列式自动高效席草搓绳机”样机。这批样机送到安徽寿县后,立刻引起轰动。
据初步测算,新型草绳机最高可使生产效率提高5倍,经济效益提高10倍。
看到飞转的机器让席草转眼就能变成“金条”,不少人当场掏钱要买下样机。在不到三天时间里,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就收到了70多台的订单。目前,该学院的实训工厂正加紧生产调试,首批35台“双头并列式自动高效席草搓绳机”已发往客户手中。
“我们研发的产品受到热捧当然是件好事,但我们也面临着产品被仿冒侵权的苦恼。”吕建表告诉记者,去年9月“双头并列式自动高效席草搓绳机”样机面市后,湖北、河南一些厂商很快通过各种手段拿到了样机,开始模仿生产、销售。
吕建表说:“‘双头并列式自动高效席草搓绳机’的构造原理并不复杂,很容易被人模仿。好在学院早有准备,早在去年9月样机研发成功时,就向国家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报告。”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产品专利一旦申请成功,保护期从申请登记当日生效。“一旦我们拿到专利证书,就会马上着手打假维权,保护凝结我们心血的研究成果。”吕建表说。
有望推动席草加工业升级
与安徽、山东、江西、江苏等地席草加工商的热捧相比,“双头并列式自动高效席草搓绳机”研发成功后,在东阳本地并未引起太大轰动,颇有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
对此,吕建表解释,这与东阳席草加工业的现状有很大关系。东阳市南马、千祥、防军一带的农户都大面积种植席草,席草种植、加工业成为当地的传统特色农业。但由于在产品特色方面缺乏创新,长期以来靠“一张席子”打天下,导致这一产业每况愈下。
相比之下,安徽、山东等地的席草加工业发展速度要快很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草制工艺品和日用消费品市场前景远大,各种如手提袋、提篮、地毯等草制品远销北美、西欧,形成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出口市场。这些经验十分值得东阳本地席草加工户的借鉴。
不过可喜的是,东阳一些精明的席草加工户也已嗅到商机。吕建表透露,目前已经有部分东阳席草加工户考察过义乌小商品市场,打算依托义乌的市场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与安徽、山东等地的客商分享市场蛋糕。
“目前,东阳席草加工业每年有近10亿元的产值。如果我们研发的新型草绳机能够在当地推广,相信对这一产业的升级一定会起到很大作用。”许华春说,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一流技术人才的同时,也希望能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来源: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蔡姗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