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Language Tips > BBC > Study In UK > 留学日记

留学日记:伦敦奥运之遥想

留学日记:伦敦奥运之遥想

凌晨,我在马拉松赛场做志愿者。

上周受邀作为国际学生代表参观建造中的伦敦奥运会场馆,让我想起两年前在鸟巢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充实时光。

奥运会吉祥物

果然,在见面会的第二天,伦敦奥运和残障奥运吉祥物:只有一只眼睛的动画人物文洛克(Wenlock)和曼德维尔(Mandeville)就正式和世人见面。

留学日记:伦敦奥运之遥想

奥运会吉祥物发布

相比2005年中国发布福娃时的隆重和盛大,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发布选在了东伦敦的一所小学,看着孩子们的尖叫和欢笑,果然应了伦敦奥运组委会主席塞巴斯蒂安·科 (Sebastian Coe) 勋爵的话:“伦敦奥运吉祥物就是为儿童创造的”。

参观奥运场馆

一周后,应市长办公室邀请,我和其他几名国际学生代表,到达位于东伦敦,现仍在建的奥林匹克会场参观。

08年夏天我在鸟巢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时,我们每个人佩戴的通行证都有范围限制,因此很遗憾,直到闭幕式那一天,我和同伴也没机会进入鸟巢旁边的水立方参观。

留学日记:伦敦奥运之遥想

奥运会场馆施工热火朝天

而位于Stratford的奥林匹克公园远景则让我们一览无余。更准确的说,现在的场馆更适合称为“一个有9000名工人同时劳作的施工场地”。

环保你我他

有几座场馆的屋顶建成“薯片”型,据介绍,这是方便收集雨水,节约水资源。为达到更好的环保效果,室内场馆内的非饮用水,都将采用雨水。想必这个方案在伦敦这样配合的天气下,可行性非常大。

据估计,2010年伦敦奥运会有16000名运动员,20000名记者。在建的Media Centre虽然还有一年才会完工,但是几家主要电视台会在2011年,提前一年进驻场地,熟悉路况,调试设备,配备人力,保障最后实况转播顺利进行。

导游告诉我们,伦敦奥运会场馆将不设私人停车位,是鼓励大家更多使用公共交通,购买门票上的赛事当天,观众会获得一张免费的One Day Pass,即可省去不少交通费。

奥运会魅力何在?

世人总是把奥运会当做不只是一场体育比赛的盛事,原因何在?

留学日记:伦敦奥运之遥想

我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

翻开2008年我的奥运会志愿者手记,我看到当时的自己这样写道——

“鸟巢对我们来说,早已不再是一座钢筋铁骨的冰冷建筑,我们在这里上上下下跑了上百圈,享用了几十次美妙的工作餐,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各式各样的任务,为世界各国人民排忧解难,结识了无数难忘的好友伙伴;

而从明天开始,我们又将各奔东西,为自己的前程而努力奋斗,不时回头看一看,仰望鸟巢上空那已经熄灭的圣火。在我们志愿者的心中,它始终熊熊燃烧着,传递着和平,力量,和希望。

我的志愿者口号是十六字的感言:“绽放笑容 挥洒青春,燃烧热情 奉献奥运”。或许,这区区十六字最能体现我对这一份一生也许只有一次的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热爱,书写我们在鸟巢的两周里度过的独特而难忘的志愿者生活。

志愿者工作归来之后,总有人这样问我:做奥运会志愿者累吗?

我总是希望身边的朋友中有更多人能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首先无论是志愿者中的任何岗位,都是一份绝不轻松的工作,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小的责任和压力,再加上对于时间和精力的消耗,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精神。

然而这又是并不会令人辛苦到厌倦的工作,因为每天都有着不同的挑战等着自己去征服,每天都有新一轮的任务等着自己去完成;更因为,在这场圆满的奥运会中,我们绝对算不上是辛苦的。那些挥汗如雨的运动员,那些日夜操劳的教练裁判,那些热情呐喊的观众,那些加班加点的后勤人员……

作为中国人,我深知:我们为这一次奥运会等待了太久太久,付出了太多太多。北京奥运会有了这样充足长久的准备,不完美都是不可能的。

7年前,杨澜女士于莫斯科的演讲台上,向全世界宣告:“We seek to create an intellectual and sporting legacy by broad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lympic Ideals throughout the country.”(我们把奥运梦想发扬光大,传播于全国各地,以创造一笔智力和体育之财富。)

7年来,我们全国人民的辛勤付出终于化成鸟巢上空那高高飘扬的火炬,召唤和欢迎着全球各地的人们来到遥远的中国,尽情沉迷古代悠久历史,充分领略现代迷人风采;中国人终于有机会在失之交臂的遗憾之后扬眉吐气,做一次世界盛事的东道主,感受奥运精神渗透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当中;而我们,祖国的青少年一代,也终于能够亲身感受奥运,参与奥运,服务奥运,贡献奥运,在奥运会的场上场下,共同感受着体育的共鸣,运动的活力,和竞争的激情。”

我想,这就是奥运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