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Language Tips > BBC > Study In UK > 留学经验谈

留英访谈:在文化创意产业寻发展

留英访谈:在文化创意产业寻发展

翁世卉:实习对正式求职非常有益

英国有丰富的戏剧传统,英国高校的戏剧专业也吸引一定数量的中国学生。

上海女孩翁世卉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的文化创意产业硕士(MA in Creative &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戏剧方向)毕业后在多家英国本地文化机构实习、工作过。

翁世卉目前在苏格兰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 of Scotland)担任联合制作人(associate producer),参与本地戏剧的同时,也负责一些与中国有关的项目。

在接受子川专访时,她谈到自己在英国读书和找工作、实习的经验。

子川:你在中国大学本科是学法律的,毕业后当记者好几年,后来为什么选择来英国攻读创意文化产业硕士?

翁世卉(以下简称“翁”):我从小就非常喜欢文化艺术,也是家里的熏陶—从小就学乐器、京剧、民族舞等等。本科毕业后当记者的时候经常有机会接触到一流的音乐团体、艺术家。我发现最能够激起我热情的还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工作,所以我决定辞职,到英国求学,为转行打下基础。

子川:那你为什么选择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翁:2008年的时候,金史密斯学院在中国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是一家比较小众的艺术学院,出了很多英国当代视觉艺术家。我觉得这所学校的气质独特,有一种独树一帜、桀骜不驯的感觉,我很喜欢,就被吸引过去了。

这个专业设置结合了商业和艺术,正是我想要学习的,因为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的是制作和商业运营这个领域。而这个专业融合了我非常需要的两方面信息,所以我就选择了金史密斯学院的这个专业。

子川:读了之后觉得收获大吗?

翁:我的感觉是,有工作经验的同学比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能够获得更多。当时我选择的是戏剧方向。这个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我们有一半的课程是专业课,另外一半是商业操作相关的,要写商业计划,做的事情完全是商科内容,与市场非常相关的东西。

在金史密斯学院学习给我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老师的人际网络—可以帮忙介绍实习单位和业界人脉。

子川:你的实习都是通过这些人脉找到的?

翁:是的。我硕士入学之后的第3个月就找到了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前后做了8个月。这个实习把我很自然地引到了下一个实习,因为不断地有人引荐我,就这样一步一步找到接下来的实习。

子川:这些实习具体都做些什么?

翁: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实习期间,我是在他们的教育拓展部门,做一些学生课外拓展活动,包括艺术、音乐、历史等方面的教育。我当时从头到尾参与的最大项目是与上海世博会合作,联合英国4所中学和上海4所中学排演一台《天鹅湖》,分别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和上海世博会的主舞台演出。

后来我在英格兰艺术协会(Arts Council England)实习过,在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旗下的圣马丁艺术学院(Central St Martin’s College)的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做过商业研究助理。

子川:这些实习对你后来找到正式工作的帮助有多大?

翁:帮助非常大。这些实习让我迅速融入到英国主流文化戏剧环境中,认识公共机构、私人机构比较重要的艺术家和制作人。这样,我很快地建立了自己的人脉网络,并且,我读书时遇到的迷惑在实习的过程中都迎刃而解,各种谜题都打开了。

我发现实践是实现理论的最好方法。在我对于英国戏剧和文化环境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苏格兰国家剧院的前艺术总监Vicky Featherstone,后来得以到那里工作。

子川: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能够得到苏格兰国家剧院的青睐?

翁:我们剧团的每一位员工都是性格突出并且很有艺术想法的,可能我在这一点上让他们觉得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团队分子。我是一个比较活跃而且想法非常多的人,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隔阂非常少,我融入剧团也非常快。

我搬到苏格兰之后,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把苏格兰当代经典剧本全部读了一遍。因为苏格兰其实非常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有很多剧本是用当地方言写的,已经不是英文了。我就是这样慢慢地把苏格兰方言啃了下来。如果现在看一部方言戏的话,我能够听懂至少70%。

我比较快地融入剧团,并且非常快地吸收苏格兰当地文化特色、戏剧传统,还见了很多艺术家。同时,我的另一项优势是比较擅长申请资金。苏格兰国家剧团虽然是一个由国家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但是每年约有一半的经费还是需要到各大基金会去申请,才能够完成每年20到30个项目的任务量。

子川:你现在的职位是联合制作人,具体做些什么?

翁:联合制作人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申请资金、找到艺术家团队,并保证他们在所给予的资金范围内把他们想要达成的艺术想法实现,并且很好地平衡艺术和商业,即找到观众,取得好票房,结束后还要写评估报告。这其中,平衡艺术和商业是很重要的一点。

子川:是不是由于你的加入,苏格兰国家剧院有了更多与中国有关项目?

翁:对。我从两年前刚加入的时候就开始尝试做了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小项目,比如苏格兰以及中国导演、编剧的艺术家驻地计划。我们剧团还与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田沁鑫联合发起“田沁鑫新写作计划”,以期挖掘新锐中国剧作家。

剧团发现这类项目对于苏格兰艺术家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有好处,苏格兰观众对此也非常有兴趣。剧团进而想要做一些大项目。

做一些小项目的同时,我也在参与剧团的英国国内项目。我今年做了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大项目,其中包括上半年的“中国当代剧作家剧本展演”,把几位中国当代剧作家的作品改编的舞台剧搬到苏格兰上演。

我们剧团与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联合制作了在今年的爱丁堡艺术节上上演的戏《麦克白后传》(Dunsinane)。我最近主要在做的就是这部戏,负责它的英国国内巡演和国际巡演。我们希望能够把这部戏带到中国演出。

同时,我还在参与筹备我们剧团与苏格兰Vox Motus剧团以及中国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合作的新戏《龙》(Dragon)。这部戏将于今年秋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