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坛:今天如何当大学校长
这是一次大学校长的高端论坛,这是一次中外校长和专家的观点碰撞,这是一次探讨“大学精神是什么”“大学校长干什么”的学术研讨,这是一次“大学回归大学”的理念引导。

在浙江大学110周年华诞之际,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13个国家28所会员学校的校长齐聚杭州,举行APRU第11次校长论坛。10年前,几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共同发起成立了APRU。如今,这个组织已经拥有15个国家的37所会员学校,其中中国有7所会员大学,它们是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台湾大学。

本次论坛的话题非常宽泛,但与会的校长专家三句不离本行:今天我们如何当校长?

大学精神——追求科学,接近真理 

85岁的杨振宁的演讲引起了校长们对大学精神的讨论。 

杨振宁关注的是大学的科学研究,谈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他表示,尽管两者在未来都会有发展,但应用研究会更受重视,基础研究则会趋向于关于越来越大的方向,如天文学;或是越来越小的方向,如物理学。他称“21世纪是应用研究的时代”,许多人类面临的新难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全球变暖这样的问题,要求更多的应用研究来解决。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一直关注大学的人文精神。他最近在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会议时,听到许多与会代表对大学的批评:许多大学过于重视研究成果,而忽略了人的发展。 

杨卫“转达”的这一批评引起了大学校长们的强烈反响。APRU现任主席、悉尼大学校长盖文·布朗对这一批评表示认同:“我们是不是正在发生偏移,或是默许自己发生偏移?”布朗认为,大学本应该以科学研究为核心追求,但眼下确实是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

马来亚大学副校长达图克·萨莉姆说:许多学生和家长只对有商业价值的课程感兴趣,人文学科不被重视,过分的商业化理念甚至对科学本身都产生了影响。他对杨振宁教授的演讲提出质疑:未来科学如果更趋向于应用研究,那么在这个商业化的世界里,追求真理想法和现状如何保持平衡? 

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虽说是工程师出身,却认为大学的重要任务是让年轻人对基础科学发生兴趣。他的观点受到校长们的认同:眼下我们需要科学,也要理解科学。校长们认为,未来大学的学生,要学会同时用科学的视角和人文的精神,综合考虑问题。

儒学大师、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大学应该培养公众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培养专家。大学生不一定成为社会灵魂,但应该成为核心价值的保卫者,他们要服务社会,为个人提供机会,自立,接近真理,理解人类,以及具有人文精神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认为,大学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一种人文、科学的精神。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人,不光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让他们懂道理,知道如何应对挑战,面对压力和困难。和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的大学缺少在学术和研究上的顶尖人才。

国外校长现身说法

与中国高校的校长相比较,海外的校长更愿意谈自己的具体工作。从这些洋校长的“自述”中,可以看到他们掌管的大学之所以成功的缘由。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校长杨祖佑认为,一流大学的校长的任务,就是把好教授请进来并且让他们长期留下来。一所一流大学必须营造最好的教学和研究环境。校长的任务就是寻求、招募世界顶尖学术人才,创造好的科研环境让他们长期留下来做研究。 

他说:“在我当校长的第一年,我没有外出旅行过,我把时间都拿来和教授吃饭。那一年,我一个不漏地和全校900位教授分别进行了100次午餐会。教授跟我谈话、举荐时,我特别用心听,把他们的话听进去。为好教授配置好的研究环境和优秀团队,是我的主要工作。1998年,我到普林斯顿大学去请格罗斯教授来。我为他配备了一个优秀的研究团队,使他在研究领域更上一层楼。7年后,格罗斯获得了诺贝尔奖。200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芬恩基德伦也一样,我请他来的时候对他说:‘我会为您特别筹款,设立讲座教授,只要您肯过来。’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年他就获了奖。拥有了一群优秀的教授,校长才能把教授们宏观的眼光汇聚成学校的宏观眼光,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享受一流的教育,才能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施春风说:他的责任,是给学生创造多元文化的环境。他介绍说,该校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国外,三分之二的老师是以一流的薪水从世界各地聘请而来。“我们提倡的是一种无墙文化:思维不设墙、概念不设墙、人才不设墙。我们不是教会学生某一种统一的活动,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相互影响,能够激发创造力。”(记者 万润龙 通讯员 单泠)

来源:文汇报

 
     
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3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相关文章 Related Story
 
 
 
 
 
 
 
     
 
 
 
48小时内最热门
感恩节“谢谢”英文怎么说  
“微醉”怎么说  
美商界女性职业前景看好  
Bonny Bonny by Cara Dillon  
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精讲之一  
英语点津最新推荐
Life as We Know It《我们所知道的生活》精讲之四  
衣橱必备的LBD  
不招人喜欢的drop短语  
“赴台个人游”英文说法  
PLA plans naval exercise  
论坛热贴
原来国家的名字如此浪漫  
Funny lines about getting married  
关于工资的英语词汇大全  
关于职业装的英语词汇  
余光中《尺素寸心》(节选)译  
中国译协中译英最新发布各类专业术语直译  
|About Chinadaily.com.cn | About Language Tips | Advertise on Site | Contact Us | Site map | Job Offer |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日报网站英语点津内容,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欢迎愿意与本网站合作的单位或个人与我们联系。
电话:8610-84883300, 传真:8610-84883500  Email: languag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