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筝音”古筝专场音乐会成为天津大学毕业生今年离校汇演的一支序曲。《丰收歌》、《大浪淘沙》、《渔舟唱晚》……每一首曲子演奏完毕,听众都会将热烈的掌声献给演奏者——龚强。
龚强,天津大学精仪学院04级博士研究生,1996年从江西考入天津大学。虽然他刚入学时对民乐一无所知,但天津大学的北洋艺术团对他敞开了大门。10年过去了,在读完本科并以优异成绩考取硕士、博士的同时,龚强的古筝演奏技艺也是步步提升。
龚强的进步几乎是印证了天津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不是培养小提琴家,而是培养会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培养可以借助艺术的翅膀使科学思维飞翔的大师。
合唱——管理学院的必选课
刘芳宇是管理学院的06级本科生。今年她选了一门非常有意思的课程:合唱。这门课分音乐理论和指挥两部分。在音乐理论里包含音乐作品分析、古典音乐欣赏。她还第一次了解了合唱学史。考试时不仅有笔试,还有指挥考试。
“我在其他大学的同学都特别羡慕我们还开音乐课。”刘芳宇听师兄师姐们说,这门课已经开了有六七年,一直是同学们最喜欢、出勤率最高的课之一。
据管理学院的老师介绍,当初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是,考虑到学生是未来的管理者,必须要有团队合作意识,而合唱正是体现合作的音乐表现形式。开设合唱课既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在追求各声部和谐与平衡中,也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合唱课的教师是天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任宝平教授。下学期他又要给建筑学院开设合唱课。任宝平觉得这很有必要:“我要讲建筑和物理音响的关系,以及交响乐、合唱的声学比例、声讯信号。这对学生今后的设计实践会有帮助的。另外,建筑的立面、色调、动感都是与音乐相谐和的,不管是巴洛克、哥特式还是东罗马建筑中都能体现出来。”
让科学与艺术握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优势,将艺术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轨道,是天津大学近年艺术教育体系的出发点。早在1984年,天津大学就依托学生艺术团开设了纳入学分的艺术选修课。随后,学校不断进行探索,针对学生入校时的理工科背景、总体艺术水平不高但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开设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多种艺术理论课程。每学期参加艺术欣赏类课程的总人数达3000余人。艺术选修课的学分也达到了8个学分。
每个学院则根据各自的专业特色,设立必选课。管理学院除了合唱课,还有《对联、诗、词、散曲概论》的必选课。
管理学院张东岳同学在课后的留言中写道:“合唱课的时间不长,但绝对不虚此行。是它让我们那充满了数理化符号的大脑保留了一份高尚。它给我们的是一种大智慧,那是科学无法给予我们的。”
让学生沐浴人文主义光辉
在天津大学体育场南侧有一座巨大的灰色建筑,这就是被天大学生称为“艺术殿堂”的冯骥才艺术研究院,北洋艺术馆包含其中。
2003级精密仪器专业的戴鹏飞清楚地记得2006年3月底在这里出现的一次盛况。3月25日,包括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的作品在内的49件意大利绘画原作,在冯骥才文学艺术学院北洋美术馆展出。市场价值最高的一幅为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耶稣下十字架》,不低于7亿元人民币。
“展出的几天里,天津大学的校门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进人,那时天还冷,排队等候看展览的人最多的时候从研究院排到办公主楼,足有1公里长。听说有人为了看展览排了6个小时队。”戴鹏飞非常庆幸自己是天大人:“冯先生专门给我们天大的学生安排了参观专场。”
对于为什么要把意大利名画原作放到大学来展出,冯骥才先生说,他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能近距离看到人文主义的光辉。他说,对于人文主义精神的解释有很多,但源头是来自于文艺复兴,这些画作就是600年前伟大精神的化身。把这些世界巨匠的原作引进校园,就是希望能够引发人们,尤其是大学生们对人文主义的起源、对当代人文精神的思考。
作为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从1895年北洋西学堂伊始,一百多年来,几经变迁,天津大学始终以工科见长,其冶金、建筑、精密仪器、化工、电子等多个学科的学术地位至今独占鳌头。冯骥才在谈到为什么要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院建在一所理工科大学时说:“目的就是想影响理工类大学学生的人文视野和人文情怀。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理工科大学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冯骥才研究院在天津大学落户两年多来,意大利原作绘画展、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吴健摄影艺术展、陈和陈视觉艺术展等多个展览把艺术作品直接带给天大学生。而研究院逐步设立的年画剪纸厅、蓝印花布厅、“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可以让学生随时面对来自民间最纯朴的各种艺术品。
外语学院2005级郭文政一直因冯骥才研究院设在天大而自豪,每次有同学来,只要有展览他都会把同学带到研究院。他最喜欢的是冯骥才研究院的电梯,每扇电梯门上,都是左边喷绘着英文的荷马史诗,右边则全部是唐诗。几层电梯的门,据说用了6000首唐诗。“每次电梯门打开,都让人感受艺术之门打开的瞬间冲击。”郭文政说,冯骥才研究院不仅是艺术殿堂,更是一座精神家园。
艺术教育天道酬勤
“虽然贫困在我左右,但是我的坚强不曾丢。我愿用我勤劳的双手,谱写生命的赞歌。青春是我的资本,勤奋是我的法宝……”
这首被称为“勤助之歌”的《天道酬勤》,经全部由贫困生组成的阳光合唱团的演唱,在2007年天津大学第三届合唱节上,获得最佳原创奖、混声合唱铜奖,最佳风采奖等奖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第二期优秀大学生奖励计划2006年颁奖大会上,它作为唯一的一个节目参演。而这首歌的作者也是两位本科生。作词于晓勇、作曲张霖都是校勤工助学中心的成员,他们通过自身的经历与感悟写下了这首歌。
“天道酬勤”适用于天津大学的艺术教育和那些参与的同学们。
在天津大学,每周末有一个几乎是雷打不动的活动——“周末音乐会”,近10年举办了380场。不仅有学校请来的音乐大家,还有许多艺术活动涌现的校内新星。
2006年7月19日,在2006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组合演唱决赛中,天津大学“北洋八人组”以94.74分的优异成绩获得该项赛事的优秀奖。
2006年北洋合唱团作为所有参赛队伍中唯一一支非专业大学生合唱团,获得2006韩国釜山国际合唱节民歌组银奖和古典组铜奖。
在天津大学每年一度的学生评优中,艺术团获得各类奖学金的团员达到了80%。近年来,艺术团的应届毕业生中有近60%的团员被保送或考上研究生,超出了全校的平均水平。
“北洋八人组”发起人朱金明,是北洋艺术团团长,他从一进校开始,大大小小拿过7个国家级的奖项。他在刚刚结束的“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评选中,经过全校投票,获得第一名。
“我是艺术特长生,现在证明当初选择天大是非常正确的。”朱金明说,这几年在天大的体会是,理工科学生非常严谨,比如说学唱歌不仅仅是单纯地学,而且还会去研究,甚至细致到“语言的重音和节奏的冲突”这样非常专业的学术问题上去。
艺术团也越来越受到同学的追捧。朱金明大学4年当过4年合唱团的考官,每年的报考人数都在增长,甚至有新生在排练厅外搭帐篷以示进入艺术团的决心。
原本是理工科背景的天大学生们,通过学校艺术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有些同学自身的潜质得到发掘和培养,选择在艺术的殿堂继续深造。如自动化学院的刘捷、精仪学院的肖丁先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攻读作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精仪学院李繫同学以音乐学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
当艺术进入学校的第一、第二课堂的时候,天津大学积极开辟第三课堂,大力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一方面组织各类比赛,另一方面走出校门,送高雅艺术上山下乡。1995年,北洋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开创了高校非专业艺术团体向社会公演的先河,学生们登上了心目中艺术的“高山”。自2004年6月以来,北洋艺术团共举办演出118场。
艺教中心主任任宝平教授,是北洋合唱团指挥,他曾经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是学生自己制作的DV光盘《父亲》。在这张光盘中,同学们记录了自己在艺术团中的成长和收获,已经到北京电影学院深造的艺术团团员刘捷专门为这张光盘制作了配乐。
任宝平不止一次说:“这是我和学校永远值得珍藏的一份礼物。” (记者 谢湘 李新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