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Language Tips > BBC > 娱乐星空 > 文化娱乐

专访台湾纪录片导演吴汰纴

专访台湾纪录片导演吴汰纴

吴汰纴在BBC总部大楼接受专访

台湾独立纪录片导演吴汰纴的一系列电影正通过第三届华语视像艺术节(China Visual Festival)在英国展映。

台湾纪录片导演吴汰纴的作品《寻情历险记》、《快不快乐四人行》、《再会吧1999》、《日落大梦》在伦敦展映,导演也来到伦敦与学术界以及观众展开交流、研讨。

在接受BBC英伦网记者子川专访时,吴汰纴介绍,同公司的另一位导演在广州结识了华语视像艺术节的策展人谢晶晶,就给对方寄了吴导演的作品。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电影裴开瑞(Chris Berry)教授看到她的电影,非常喜欢。

裴开瑞教授向台湾文化部争取到资助,邀请吴汰纴来到英国参与放映后的论坛。

反响积极

最近几年,“英国台湾电影节”放映了一批台湾电影,但是基本都是剧情片,很少会看到纪录片。

这次吴汰纴最近10年来的主要作品都在英国放映,就像个人回顾展,她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

吴导演说,电影放映后的问答环节,观众都很积极地提问,常常要延时。“观众认为我的作品很独特,跟其它纪录片非常不一样”,她说。

她觉得,语言、文化的差异没有影响英国观众对她作品的理解,“从他们的问题中,我有很强烈的被理解的感觉,因为他们告诉我,电影令他们有什么样的思索”。

特别是《再会吧1999》和《日落大梦》这两部片子放映之后,观众的提问令吴汰纴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新思考

10年前赢得台北电影节百万首奖的短片《再会吧1999》讲述吴导演对已逝母亲的怀念,已经很久没有放映过。《日落大梦》则是对导演父亲晚年拼搏创新的真实纪录。

“有观众问到为什么这两部电影的风格如此不同、跟母亲关系是什么样的、跟父亲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让我萌生很多以前没有过的想法”,她说。

吴汰纴的电影通常都比较个人化,她笑言自己“拍别人的故事时也会变得个人化”。

吴导演回忆,母亲过世之后,在自己人生最低潮的时候结识了一位拍纪录片的前辈,为他做执行制作。随后她到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研究所深造,开始了自己的纪录片生涯。

“因为这段经历,所以对我来说,纪录片是一种自我救赎的工具,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工具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她解释。

由于接受过影像美学的训练,吴导演能够把这种强烈的目的性转化为能够被观众理解的影像语言。

《日落大梦》在记录导演的父亲研制健康调理机、推广五行健康操的过程中,也使父女关系更加紧密。

英国影响

专访台湾纪录片导演吴汰纴

吴汰纴(中)与英国学术界以及观众交流

英国电影业发达,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和作品。

吴汰纴对子川表示,她非常喜欢英国纪录片电影学院派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

“这位纪录片大师曾经表示,纪录片不应该是镜子,而是应该像锤子,是可以去改变社会的,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她说。

吴导演还对著名英国演员艾玛·汤普逊(Emma Thompson)欣赏有加。

第二次来到英国的她,一直非常喜欢这里的建筑,因为“美得很惊奇”,“虽然比较古老,但是却有新的感觉和年轻的气氛”。

吴导演还很喜欢英式穿着:“英伦风有年轻的感觉,有点叛逆却不失传统的贵族气息”。

同时,吴汰纴非常偏爱1990年代风行世界的英式摇滚乐,“我很喜欢绿洲(Oasis)、模糊(Blur)、山羊皮(Suede)等乐队,因为这些音乐陪伴了我的年轻时代”。

走向世界

最近,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提出在英国开办台湾书院的计划,推广台湾文化。那么,作为纪录片这种相对小众的艺术类别,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

吴汰纴认为,自己的电影能够在华语视像艺术节上放映就是很好的推广。

“纪录片是一种深度的沟通,影响很大,能够使观众对当地的文化以及人们如何处理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家庭是共通话题的同时,也有区域的差异性”,她说。

吴导演表示,她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在探讨这些话题,而这种交流机会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了解彼此。

“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片子,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上台湾纪录片;这次的影展尚未结束之际,就有比利时的一家电影节联系我,希望把我的一系列电影拿过去展映,这非常好”,她高兴地说 。

吴汰纴认为,台湾纪录片在宣传上有所欠缺,如果能够多去推广自己的好作品,到海外放映,那么会吸引很多的国际关注和支持。

吴导演感到,这次来到英国被当作贵宾来对待:“我觉得,英国电影学术界和观众是真的喜欢我的作品,非常令人欣慰”。

她说,台湾电影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势必要走国际化的路线,不管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