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许鞍华:《黄金时代》不推崇“民国范儿”
香港电影导演许鞍华讲述民国女作家萧红的新片《黄金时代》很快将在威尼斯电影节闭幕式上全球首映,她本人也将担任该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评委会主席。
赶赴意大利之前,曾经在伦敦电影学院(London Film School)学习的许鞍华来到英伦,出席英国电影协会(BFI)“两岸三地百年电影光华”(A Century of Chinese Cinema)大型华语影展放映她获奖无数的电影《桃姐》及观众问答。
1989年之后第一次来伦敦的许鞍华周一(8月25日)在接受BBC英伦网专访时表示:“我这次来觉得伦敦好漂亮,跟记忆中的不一样了”。
许鞍华告诉记者:“在伦敦电影学院学习对我的帮助非常大,而且特别享受,因为当年在香港上大学的时候大家都相信苦功,会比晚上谁睡得更晚,但其实只是填鸭式学习”。
她回忆,当年在英国学的是实践性的内容,怎么拿机器真正去拍摄等等,而且学了之后立刻就要用。1970年代在伦敦的时候,英国导演迈克·李(Mike Leigh)刚毕业几年,曾经给许鞍华的班级讲自己跟演员的关系。
许鞍华认为,英国电影协会(BFI)“两岸三地百年电影光华”非常好,但可能不会很快看到此类活动的影响。
“但是作为文化事业,需要长远地看,你不知道谁看了一部电影,有一部电影启发他/她,以后会写很好的东西、拍很好的戏,而有人把华语电影的脉络理出来非常重要”,她说。
《黄金时代》即将在中国“十一”期间在中、港、台同时上映,引发的海内外华语文化界的关注。许鞍华对BBC英伦网解答了有关这部电影的疑问。
子川:为什么要拍《黄金时代》这样一部电影?
许鞍华:几十年前曾经想过女作家萧红的一生拍成电影,因为她是一位很好的作家,非常值得拍她的生平,但一直觉得找资金和编剧都很难。
真正开始计划拍是在2006年拍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时候。当时有投资人表示想拍萧红的生平,我就觉得正中下怀。
编剧李樯创作《黄金时代》剧本创作用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在那期间我拍了3部香港本土题材的电影。
子川:看到您在有的访谈中说,《黄金时代》包含了您的全部人生观、艺术观、价值观?
许鞍华:不是那么严重,其实就像说笑话,想不到人家把这个评价认真地写出来。
子川:有人说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非常自由?
许鞍华:那个是宣传,我们在电影中没有特别渲染这一点,只是老老实实把萧红的一生拍了出来。
子川:只是在还原历史?
许鞍华:对,能还原就还原,根据她本人说的话、写的东西以及各个当事人说的不同版本,都放进剧本中。
子川:您心目中的萧红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许鞍华:其实我拍这个戏越拍越不知道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因为很难概括一个人,尤其是非常复杂的人的想法。我认为,最差的办法是不停地下判断说这个到底是不是好人,这样很幼稚。我们就是想还原她本来的感觉,然后让观众自己判断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子川:最近一段时间,文化界有一些人在推崇所谓“民国范儿”,但也有人质疑,因为那个时期其实很多东西还是很落后的。您怎么看?
许鞍华:那当然,确实很落后。我拍《黄金时代》不是为了推崇“民国范儿”。我只是觉得,这是讲那个时代的一群文人,就像表扬一下他们那个时候比较传统的关系、那种状况以及他们的挣扎。再对比一下,他们的抗争比我们的要辛苦,也比较有诚意。
我们这个时代其实什么都很难说,不知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但萧红生活的那个时期这些都比较分明,所以我想把这些文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拍出来,让大家看看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对比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什么样的而已。
我在《黄金时代》中有意把人性中比较丑的东西隐去的。比如,很多传说都说,萧红跟一个男人好,又跟别人好,居心不良,只是需要依靠男人。这些可能是真的,但我都隐去了,把电影拍得比较正面。
子川:为什么采用独白的方式拍《黄金时代》?
许鞍华:独白的方式其实很普遍,很多戏都采用。因为萧红的作品很多,我们就让她当独白念出来。如果不用独白的方式,就要打字幕了。
子川:《黄金时代》中鲁迅的形象比较引人关注,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表现方式?
许鞍华:我也没有把鲁迅当成很大一回事—这对香港人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把他看成偶像。我就是把他们全部还原成在那个时代生活的人,只不过他们都是作家而已,而不是以大作家的感觉拍他们。
子川:您希望观众看了《黄金时代》之后得到什么样的讯息?
许鞍华:我希望观众能感受到电影人物当时的感觉,然后去了解他们,而不是认定他们是伟大的人的角度去了解他们。
子川:《黄金时代》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实景拍摄,遇到困难多吗?
许鞍华:拍摄期间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很顺利(笑)。
子川:还是找投资更难?
许鞍华:对!最后是编剧李樯找到的主要投资方星美影业。我当时还问投资人为什么要投资,对方说在飞机上看了剧本就觉得一定要拍。如果投资人说因为这部电影会卖座,那我就不会同意了,因为这可能比较难。
子川:为什么找汤唯出演萧红?如何评价她的表演?
许鞍华:找她来演是因为她的气质很好,看起来比较像作家。我觉得她表演的很不错,因为这个角色很难演,她把握得很好。
子川: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电影市场比较火爆,但电影审查制度仍然没有改变,您怎么看?
许鞍华:我觉得能拍就拍,如果有的题材不能再大陆拍,就优先在香港拍。其实电影的生存环境从来没有好过,无论的好莱坞还是全世界,找资金都不容易,一定是被发行商剥削,都是你死我活。
从来都没有导演会觉得很安稳,但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愿意当导演。现在其实是形势大好,所以不应该抱怨,只要把自己的戏拍好就可以了。
子川:形势大好是指找资金更容易了?
许鞍华:对。因为现在有好多电影观众,基本条件都有,资金有的找。以前香港电影界是没有钱的,没有人愿意投资电影。现在既然有资金又有观众,那导演的责任就是把戏拍好。
子川:即将出任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主席,有什么感想?
许鞍华:我当过很多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了,他们都让我当主席是因为我最老(笑)。可能看别人的电影会比较清楚—看自己没那么清楚,心态也会比较轻松。
(责编: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