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下降的背后
昨(20日)天,200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结束。教育部透露,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20万,比去年减少8.2万,这是自2001年以来报考人数首次出现下降。江苏省内报名点共接受7.2万多人报名,也比上年下降3000多人。此前数年间,考研人数从46万猛增到120多万,而至去年,增幅骤减为0.55%。
考研人数首次下降,传递出了什么样的信息?
资料图片
一把茶壶哪能 配好十几只杯
“我不讲‘学统’,不管你是否出自名校,只要你证明比本科生强。否则我每月多花一两千块干什么?”环球雅思公司史抒庆校长很激动,“去年底,我从南京带回100多份研究生简历,冷门专业太多,中意的不到10个。”专业知识陈旧,优越感强,比起本科生,适应慢,不勤奋,要价高——研究生让他郁闷,“每年招一二十个,干一年,能留五个就不错啦。”
史抒庆避开“研究生贬值”这词,但毫不讳言对研究生专业设置、培养质量的担忧。
全国研究生扩招10年,年招生从7.2万猛增到42万,在校生从20万扩至110万。供应倍增,挑选“合格品”为何未见轻松?问题出在“多了”上吗?
“作为十几亿人的大国,高层次人才需求迫切,我们研究生还远远不够,扩招仍是趋势。”河海大学赵永乐教授说,研究生不是多了,而是供需结构错位,“活找不到人”与“人找不到活”并存。我省教育部门也表示,江苏148万在校大学生中,研究生仅9万多,数量偏少,研究生培养规模还将稳步扩大。
“贴近需求调整专业,喊了多年为何见效不大?”南大高教研究所研究员王运来认为,这跟对高校评价体系有关:“谁的硕士点、博士点多,排名往往靠前,就能争取更多的国家投入和地方配套资金。而在课题申报、评奖、待遇等方面,硕导、博导肯定比普通教师强。设置专业,哪个办学成本低,自己师资强,就拼命扩招!”虽然硕士点的设立有严格审批,但开设专业方向只需老师申请。“像人力资源管理,很多学校都有,企业管理、教育学、社会学、劳动经济、心理学……搭点边都能招,培养的学生自然五花八门、参差不齐。”
供大于求的冷门专业规模压不下,有些“热门专业”(如法律、工商管理)也因集体跟风,毕业生就业趋难。“设置研究生专业,工科院校上文科,文理见长的学校上工科,补短求全嘛!”南京某工科名校反感“特色发展”的提法:凭啥咱就不能招英语、中文硕士?
超越办学能力的研究生扩招,更普遍。在“低成本专业”,尤其是文科,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研究生,已“不算多”。南京某名校新闻系研究生黎平说,“我老板带了15个硕士,还有5个社会学博士,自己事又多,一学期最多见我两三次。他还是我们系最负责任的导师!”她说自己“跟着书目单读研”。据说,有的导师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竟要询问弟子姓名。师生比例失调,硬件设施也不足。小黎全班三四十人,“连台摄像机也没有”。在“短缺状态”中成长的研究生,含金量能有多高?
相对来说,工科专业设置门槛高,难以一哄而上,因而很少听到工科研究生贬值。南工大研究生部部长韩萍芳教授说,我们学生读研全参加科研实践,大到国家课题,小到地方项目,“跟着导师,工科研究生干出动手能力,所以很抢手,用人单位反映质量高。”
谁来帮他们规划明天
去年11月21日。南师大美术教育研究生张苏在南京国展中心外转悠,“三年前,我工作难找才读研,现在找工作,未必就比本科时好。”她说自己应比本科生“有点优势”。这次招聘会后,媒体惊呼研究生在跟本科生抢饭碗。
“研究生务实低就?不可靠!好多人工作不久,心理落差恢复过来了!我偏爱对职业有准备的人。”南京一民营企业老总说。
有准备的人一眼能看出。南理工自动化学院硕士生汪婧去招聘会前,上网挑出20多家有对口职位的企业、研究所,带着30份简历到现场逐个谈。“我是女生,三年前想留南京不可能,而现在机会很多,工资至少比本科时多报1000元。”
“说学历贬值的,多半把自己锁在校园里,进入社会当然被动了!”南财大产业经济学硕士生金蕾反驳“贬值说”。三个月前,她就跟实习的外企签约,“薪水至少5K(5000元)!”
“不同的目标决定不同的过程、不同的结果。”南大新闻系研究生李建萍说。“考研时,我只想延续校园生活,没想将来。真后悔,好多该做的事没做好!”她羡慕班上一位大姐,“她在市报干了十年辞职读研,一心想进大媒体,特有主见,眼下独自去北京大报实习。”
缺乏对人生、对职业的心理准备,是用人单位感慨“研究生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南师大教科院在17个省市50所高校1万名硕士生中进行调研,61%的人说“就业压力大”、“缺工作经验”。
无论专业冷热,在就业市场上,有没有规划的学生,竞争力大不一样。“好多学生临到毕业,没头苍蝇似的跑招聘会。”南师大人力资源硕士生曲学丰发问:谁能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南师大教科院殷飞老师说,今年起,教科院开设自主发展指导课,引导研究生自我规划:研一,做好学涯规划;研二,进行职业设计,参加实践;研三,了解可能岗位的现状,学习职场规则。去年底,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全国高校今年全部开设就业指导课。
起点分轨,培养 社会需要的能力
培养研究生到底做什么?记者曾 向多所高校咨询,回答多是笼统概念:“高层次人才”。
“目前,研究生培养依据的学位条例还是1980年制定的。”殷飞说,当时国家急需研究、教育型人才,培养研究生,主要向科研院所输送师资及研究人才。“经过20多年补充,这方面人才趋于饱和,咱们培养的硕士生中,近90%进入社会就业,深造读博不到10%。”
研究生就业去向变了,教育方式却并没多大变化。趋于饱和的学科没消减,不少新开的专业也延续传统,培养“研究型人才”。
“我们那时考研,就是认定做学术研究,虽然也有人出于解决夫妻分居之类想法,但专业选择肯定充分考虑,强调个人兴趣。”南大中文系程章灿教授回忆,“1986年我硕士毕业,5个同学的论文出了四本书,有三个进了高校,至今还在做学问。”
“现在的硕士生毕业很难进高校了,即使能进最多干辅导员。有的学生考进来,觉得学的将来没用,肯定不用功。我也曾苦恼,不知怎么教这样的学生。”
为学术研究而读研,已非多数人所求,而纯粹的学术型研究生,也未必得到买方市场的认可。解决这尴尬,还是靠调整,让课堂跟上社会需求的转换。王运来提议:借鉴国外研究生双轨制培养模式,把研究生分成直接就业和从事科研,区别培养。
前者贴近市场需求,主要招收在职人员,侧重培养就业技能,学制可缩短到两年;后者以科研为目标,硕士是为读博士做准备。厘清起点,学生、学校、社会才能矫正错位。“无论直接就业,还是面向科研,研究生只有分类培养,才能与本科教育拉开差距,培养社会需要的不同能力。”赵永乐说。
宁可放慢招生速度,也要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很多高校,这已成共识。
去年,全国研究生扩招增幅已降至6%。南大研究生院副院长许钧说,南大自2002年起就大幅调整研究生课程设置,将原有的3800门课程,对比国内外上百所名校同类课程,淘汰300多门因人而设明显滞后的课程,更新501门。学校还选派一批研究生,赴国外高校参与科研,培养“国际化、高水平”人才。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近期表示,“研究生教育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今后几年,招生规模增长将控制在2%至5%。”(文中“黎平”为化名) 廖卉 孙巡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