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当身边的同学们还在忙着海投简历和赶场参加招聘会时,南开大学HiallClub骨干会员之一,0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袁娜已经顺利拿到了花旗银行管理实习生的offer,宝洁俱乐部也接连传来成员签约宝洁的消息……这些同学是怎样争取到进入知名企业实习甚至是签约的机会,一时间成为学校BBS上的热门讨论话题。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一类新型的社团——“企业英才俱乐部”正在高校中出现,以我们就读的南开大学为例,就有宝洁英才俱乐部、LG英才俱乐部、HiAllClub、微软技术俱乐部、Google
Nankai Camp
等以企业冠名的英才俱乐部,此外还有职业发展俱乐部、Sife团队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社团。这些“企业英才俱乐部”大都成立于2006年下半年。“宝洁”、“微软”、“Google”这些响当当的名头自然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关注,这股社团新势力正在使大学校园中文体类、学术类社团和学生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悄然发生改变。
更愿意被称为“英才俱乐部”
“我们更愿意被称为‘英才俱乐部’”,HiAllClub现任主席张巍巍一再强调,“之所以将我们的团队定位于‘英才俱乐部’,首先是要明确与传统社团的区别。社团是同学们根据兴趣自由成立和解散的,而俱乐部是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倡导和支持下建立的。我们是俱乐部的主人,就业指导中心和企业是我们的‘家长’,帮助我们规划发展方向和组织大型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一种职业态度和意识:加入俱乐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为了更加成熟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自己的求职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成为未来的‘职场精英’是我们的目标!”张巍巍的这种观点在俱乐部成员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主要筹划者、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月波老师也指出,“英才俱乐部的确不同于普通社团,成立企业英才俱乐部也是学校推进学生就业的新举措之一。”刘老师出示了由他拟定的《企业英才俱乐部管理条例》,其中明确指出成立企业英才俱乐部的目标是企业和学校联合设计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所谓‘订单式培养’是针对企业、学校与学生三方面而言的,在以往的就业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怪圈:一方面学生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苦恼;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频频的违约和跳槽也使企业忧心忡忡。针对这种状况学校主动联系知名企业,提出创建‘企业英才俱乐部’的想法,希望为学生和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学生通过加入俱乐部的活动、培训以及假期实习,能够对企业的组织文化、业务构成和长远发展战略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就业时能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做出选择;俱乐部也是企业在学校建立的‘人才后备库’,企业通过与学生的长期接触可以对学生有更深入地了解,在招聘时更有针对性。”
校园与职场的零距离对接
2006年5月,HiAll超级模拟招聘大赛和超级实习大赛南开大学专场相继举办;7月,宝洁“创意之星”企划大赛启动;9月,“微软与你同行”来到南开;2007年3月,“就等你创意”南开Google
Camp Logo
设计大赛在校园中掀起一股创意热潮……“让企业走进校园,让学生走近企业”、“模拟最真实的招聘全过程”,创立不久的“企业精英俱乐部”全力推进校园与职场的零距离对接。
对俱乐部成员来说,每个活动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那背后有他们各自的收获与感悟。
HiAll Club、Google Camp
的创办者、宝洁英才俱乐部营运部前主任、哲学系05级研究生张兵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经历:“2006年5月我在《南开大学报》上看到有关就业指导中心与开发区几家企业合作在南开建立企业俱乐部的报道,第一时间申请加入了宝洁俱乐部,但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有创意的想法由于要历经公司的审批而造成延误,就有了组建一个自主运行的职业俱乐部的想法。之前我就得知HiAll有在名校启动俱乐部的计划,于是主动与北京HiAll联系,并接受他们的邀请去北京面谈合作事宜。经过沟通,初步达成了在南开建立HiAllClub的意向,我拿着写好的策划案去就业指导中心向刘月波主任汇报并得到了他的支持。9月,南开HiAllClub诞生了,这在全国是首家。”
刘众奇作为南开微软俱乐部的负责人参与了“微软与你同行”大部分活动的策划组织,“俱乐部有幸请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沈向洋博士来为我们作讲座,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南开校友潘爱民博士、林宙辰博士和徐君博士在‘校友分享会’上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学习故事与职场心得,还向我们展示了最新研发的msn新功能。通过跟他们的接触我觉得微软不再遥不可及,也对微软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性质、用人标准有了具体的了解。”
曾加入宝洁英才俱乐部,现已签约宝洁的姚斐对俱乐部的一次模拟招聘记忆犹新:“去年11月,俱乐部邀请到天津宝洁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许佳思为我们进行模拟面试,我与另外一名成员一起接受了40分钟的面试,整个流程完全是宝洁面试的真实再现。这个经历使我在之后真正面对宝洁的面试官时,比其他竞聘的同学轻松和自信许多,最终获得了宝洁的青睐。”
据悉,各“企业英才俱乐部”都会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职场经验分享会,在9月至12月的求职高峰期每周都会举办一场甚至数场,这些活动很多是面向全校学生的,非俱乐部成员也可以参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成了“企业英才俱乐部”的成员,就意味着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吗?
宝洁英才俱乐部主席宋磊说:“进入俱乐部并不意味着就有了相应的实习机会,所有想要进入宝洁公司实习或者工作的人都需要经过一轮又一轮笔试和面试的筛选。但俱乐部会提供很多展示自我的平台,表现优秀的人仍有机会得到公司的注意。对于大部分会员而言,参加俱乐部的真正意义在于充分利用俱乐部的资源和氛围,通过俱乐部定期举办的内部经验交流、职业素质培训、商业企划大赛等活动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求职应聘的全过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渔’的诀窍,钓到大鱼是迟早的事。”
袁娜讲述了她在HiallClub的经历:“2006年5月的一天,我无意中接到了Hiall超级模拟招聘大赛的宣传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了简历,没想到很幸运地入围。面对之后的几轮面试,我却十分茫然,因为没有类似的经历,根本无从准备,只能边赛边摸索。恰好南开HiAllClub在9月创立并招募新会员,我在宣讲会上报了名并幸运地通过了中层会员的面试。加入HiallClub后,我听过师兄师姐的求职经验介绍,Hiall总部创始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讲演,还和其他会员反复探讨了简历的制作。凭着在超级模拟招聘大赛的锻炼经验和修改的比较出色的简历,我最终顺利地通过面试,成为花旗银行的实习生。”
很多俱乐部成员还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路相互鼓励,经验丰富的前辈则能够在自己迷茫之时给以帮助。
在俱乐部究竟能得到什么?对此,张兵的回答切中要害:“找工作是项系统工程,不是临阵磨枪参加个企业俱乐部就能见成效的。如何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自我价值取向和人生路径,才是更为本质的东西。但目前我们的活动大部分还具有功利性,在这条路上,坎坷还有很多。”
“婴儿”阶段的俱乐部在慢慢成长
几个俱乐部几乎都是在2006年下半年创立,到现在不过半年多的时间。Sife南开大学队长刘鹏程形象地将他们的团队比喻为“未满周岁的婴儿”。
和所有处于初创阶段的社团一样,俱乐部也会遭遇危机和发展瓶颈,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人员流失带来的“断层危机”,“2006年9月,面临选择的岔路口:Sife团队的核心成员有准备考研的、争取保研的,还有忙着就业的,人员出现了断层。”刘鹏程对此记忆犹新,“当时我刚上任不久,也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挣扎和抉择:要完成英语和辅修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个专业的课程,还要准备心理咨询师的考试,但最终是对团队的眷恋与想办好社团的信念使我决定继续留下来。”
张巍巍也有同样的经历,“求职期过后,HiAllClub成员大量流失,不得不进行纳新来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但她对此有着客观的看法,“加入俱乐部本来就是以求职为目标,已经拿到了满意的offer,离开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俱乐部会不断完善梯队建设以应对人员流动。”对此,宝洁俱乐部计划对会员结构进行适度调整,考虑面向低年级同学。宋磊认为,“职业规划是一进入大学就需要做的事情,而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是等到大三大四才临时抱佛脚。”LG俱乐部主席李慧更有着一箭双雕的设想,“我们计划等俱乐部里的现任成员到公司任职后,邀请他们继续回到俱乐部中挂职,既能让同学分享职场经验,又可以向企业更好地推介俱乐部,让企业通过员工真正认识到俱乐部的价值。”
俱乐部与企业的合作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GoogleCamp主席李妍明坦言,“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合作制度和活动规划,大多数活动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LG俱乐部在成立大半年的时间里也只争取到一次赴企业参观的机会,俱乐部成员告诉我们,“LG公司的确安排了员工加入俱乐部来指导我们活动,但是他们工作都太忙了,难得见上一面。”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其他俱乐部中也很常见。刘月波老师认为,现阶段的确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新成立的俱乐部中还很少有成员真正步入工作岗位,企业还没有充分了解俱乐部的实力和价值,仍处在观望阶段。他强调,“企业英才俱乐部”是一个长期计划,企业与俱乐部双方都需要更进一步地交流与了解,而随着从俱乐部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不断增加,如果他们能有出色的工作表现,也会使企业对俱乐部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大学生社团和企业俱乐部的双重身份也给“英才俱乐部”造成了困扰,张兵说,“HiAllClub的定位思考从没有停止过:是为大众服务,还是为小部分精英服务?还是二者兼有之?我想最后的答案应该是后者。”和张兵共同创办HiAllClub的肖骁相信,“办俱乐部是一项事业,而非为了名利,即使为了名利,那也是副产品。企业英才俱乐的定位应该是服务广大同学,如何最大努力去除商业色彩,为各目标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刘鹏程说,“Sife团队的所有成员都相信:婴儿阶段的我们,总难免磕磕绊绊,但还是会学着一直向前走。”(肖欣 关艳玲 魏媛 作者均为《南开大学报》记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