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Language Tips> BBC> Study In UK> 留学日记  

留学日记:四五点钟的太阳

留学日记:四五点钟的太阳

英国利兹大学东亚系研究生夔儿
毛爷爷曾经把青年人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照这样算来,儿童便该是四五点钟的太阳了吧。这几天,香港兄弟Peter和James这两张小太阳的脸孔一直在我的眼前晃个不停。

奇怪的一家

去年年初的时候,有朋友介绍我教小孩子英文和数学。很快地,六岁的James就一周五天拎着小书包到我家里来了。同时,也就认识了他的哥哥Peter和妈妈Lily。

我还记得,他们一家刚来的整整两个月,兄弟俩居然从没换过衣服,妈妈也只是两件外衣替换着穿。James的套衫,两个袖子都磨破了;Peter的鞋子明显有一走路就会掉的危险,蓝色的牛仔裤前后都有大片的油渍。到现在我还记得他们一到我房间带进的那股异样的气味。

他们的家里,更是没有落脚的地方,衣服、报纸胡乱地扔在地上,拖鞋还是从被窝里找出来的。母亲的房间也是一样,昏昏暗暗,不拉窗帘,不叠被子,不洗衣服。孩子们穿着鞋子在床上蹦,母亲上完厕所直接进厨房做饭。蘑菇青菜叉烧肉胡乱地扔进锅里,就炒成菜;西红柿土豆切成块,加上几块瘦肉,便成了汤。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家人?为什么六岁的小孩子要请人来教?对于这一家,我心里的N个问号一天天变为N+1,N+2……Lily不会讲英文,也不太会讲普通话,所以尽管满肚子问号,却也一直没问个明白。

背后的故事

两个月后的一天,Lily送我回家的路上,操着蹩脚的香港普通话,很费劲地跟我说,“Peter要去ASDA(英国的一个大超市)打工了,给人搬搬箱子。如果这次能干久的话,也只有很少的钱。”我很惊讶地问Peter多大。Lily告诉我他是87年生的,比我小一岁。

我记得自己当时足足愣了半分钟说不出话来。因为,有好几次Peter在我家上厕所的时候,卫生间的门都是敞开的;也有好几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Peter的裤门也是敞开的。而且,他的身材也让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个比James大三四岁的孩子。

原来,Peter是Lily跟前夫所生,天生有些智力障碍,因此说话也含糊不清。后来前夫撇下母子二人走了。过了些年,Lily又嫁给James的爸爸,生下James。但是,前年,James的爸爸也把他们撇下了。

我的嘴呆呆地张了好久,一下子,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对于生活,Lily貌似已经绝望了、麻木了,只是胡乱地过着,不收拾家,也不管教孩子。若Lily还有什么盼望,大概就是小儿子James不要跟她和Peter一样。所以,即便Lily 并没有什么积蓄,却要请老师来教他。Lily说,之前的每个老师,在教过几周之后,都嫌他们一家麻烦,就不再教James了。

“你们是我的责任”

我突然觉得自己对于James,对于Peter,对于他们一家都有种很深的责任,我觉得自己所该教的不仅仅是数学和英文,我要让他们更懂事,更可爱。于是,我做了个决定:除非我要搬离那个城市,否则我是不能主动放弃教James的,我不能让幼小的他觉得自己像个讨厌的皮球被人踢来踢去。

就这样,一天天地,我看着James从刚来时7-3都要掰指头,到后来可以算乘法了;见到Peter也每天盼着来我家跟我说话,心里的满足远远超过每周Lily付我钱的那一刻。那是很少的一点钱,但我心甘情愿地做着,与这两兄弟一起分享成长的幸福跟快乐。

后来,我因为学业的缘故,不得不搬离那座城市了。但是,James和Peter却成了我的牵挂。他们的妈妈能教育好他们吗?能照顾好他们吗?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好习惯不要又扔回去了才好。

被妈妈赶出家门

没想到,就在去年10月的时候,我接到教会一位姐妹的电话,说Peter被他妈妈赶出来了,原因是他偷家里的钱。我又呆住了。在我还不知要怎样回应的时候,那位姐妹又说,这已经不是Peter第一次被赶出家门了。

其实,在过去的十多年,Peter常常因为各样原因被妈妈赶出来。说是原因,大多也只是Lily一气之下所找的借口,但总之就是妈妈嫌他不能挣钱,对家里没有贡献。之前,每次Peter被赶出来都会打电话给教会的Frank弟兄,Frank会暂时收留他,劝服Lily,再把Peter送回去。不过,Frank做这些,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这次,Peter又照例打电话给Frank,但Frank人已回香港了,这才把Peter的情况告诉教会的其他弟兄姐妹。

“我们来爱你”

于是,当时就有另一对大陆夫妇暂时收留了Peter,另一方面,教会也在积极跟Lily联络。但这一次,Lily是铁了心,不要回儿子了。大家便只有为这一家人不断地祈祷。

几周后,得到消息说,教会帮Peter申请了政府援助,又为他联络了一个慈善机构。现在,Peter有自己的小天地了,包吃包住,又有学校可以读,每周还有20磅的生活补贴。更让大家高兴的是,Peter在慈善机构居然也混了个志愿者的职分,管理那些比自己小的弱势孩子们,这让他很有些小小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圣诞的时候,我回去见到Peter,他告诉我他已经可以管理20磅了。看着那天真的表情,我真不敢相信他只比我小一岁,不敢相信他妈妈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赶出家,更不敢相信现在的他是如此喜乐,更加喜乐。

“你们要升起”

前几天听说,在教会的不懈努力下,现在Lily偶尔会请Peter回家吃饭了。我想起Lily把米饭泡在汤里喂James,Peter把自己碗里的肉夹给弟弟,弟弟边嚼着米饭边笑着说“你自己吃”。这样的场面,在这特殊的家庭里,真是尤其的温暖。

不过,James又要怎么办?这些的经历,对他会有什么影响?又有谁在教养他?八九点钟的太阳,是要先从一两点钟、四五点钟升起的,不是吗?在我们的周围,又有多少Peter和James在等待我们的关怀?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这些小太阳的小天使,呵护孩童,教导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我不知道,在Peter不在的这段期间,James会不会嚷着要哥哥,Lily又要怎样回答他。

我只记得,Peter去接James放学。Peter在窗户上敲了几下,James看见哥哥,立刻欢欢喜喜地跑出来,一头扎在哥哥怀里,兄弟俩高兴地一起在地上蹦,嘴里还嗷嗷地叫着,像是胜利会师的样子。他们一路小跑着出了校门,破掉的书包在我眼前颠来晃去。

现在,这画面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兄弟俩朗朗的笑声清晰地冲击着我的耳膜。我愿意带着这样的记忆睡去。

晚安,Peter。晚安,James。晚安,四五点钟的小太阳们。

但请记得,明天,你们要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