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孔孟学做菜 留学生暑期学汉语

留学生们在学习汉语



卜爱丽

暑期,哈尔滨又迎来了一批批短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背后,不同的人学习汉语有不同的目的。有的为了研究儒家的思想,与老师一起探讨《论语》、《中庸》;有的喜爱中国的饮食文化,一来品品地三鲜和宫爆鸡丁,二来学做几样拿手的中国菜;有的对中国的京剧感兴趣,虽然还听不懂京剧的唱词,却被京剧的表演和戏装吸引。当然,最有吸引力的是中国蓬勃的经济发展实力,来中国边学汉语边感受,让汉语学习变成了一次快乐的旅行。

研究孔孟翻译《论语》


7日上午,在哈工大留学生中心4楼的一间教室,记者见到了如约而来的美国小伙子丁罗比。


一见面,丁罗比向记者介绍自己,他把名字写在记者的采访本上,“丁是我英文的姓,罗比是我学中文时取的中文名字。”罗比很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出生在美丽的伊利湖边的克利夫兰,现在他在俄亥俄州大学读政治学。罗比的父亲是位经销钢铁的商人,母亲在家做家庭主妇,他有两个弟弟,一个读中学,一个读小学。


罗比学汉语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高中的时候,我学习过德语,我女朋友是西班牙裔美国人,所以我也跟着女朋友学习了一点西班牙语,但我学习这两种语言兴趣都不大,因为它们与英语区别不大。”到大学选择外语的时候,有的学生为了看懂日文的卡通漫画,选择学习日语,还有的因为伊拉克战争,选择学习阿拉伯语,“我那时有位中国留学生朋友,他告诉我很多中国的文化和事情,我开始对中国入迷,学外语的时候就选学汉语。”


通过一段时间学习,罗比的汉语水平提高很快,他开始读很多关于中国的图书。有一本英国人翻译的《论语》引起了他的兴趣。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被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吸引了,今年暑假前,他决定到中国来研究孔孟。罗比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今年6月20日,罗比来到了哈尔滨。


来哈尔滨,罗比的研究还没有开始,已经有了两个外号。“在来哈尔滨的火车上,我与火车乘警聊天,我告诉他我的名字叫罗比,乘警说还是叫萝卜好,因为我的胳膊比较白,乘警就叫我白萝卜。”罗比高兴地说,他很喜欢这个外号。“还有一次去哈尔滨公园散步,因为我走路特别快,一位中国人说我像小兔子一样跑。我纠正说,我是大兔子,所以我的第二个外号叫兔子。”


罗比汉语课是一对一地教授,他选的“儒家思想和变迁”专题。在汉语老师的辅导下,他已经通读了《论语》、《大学》和《中庸》,老师告诉他,要弄懂儒家思想,四书等儒家经典是必须要下功夫读的。罗比说,他不光认真学了儒家经典,对《论语》还特别感兴趣,现在每天都抽出时间来背诵《论语》中的名篇。“回国后,我准备重新翻译《论语》。”罗比一脸阳光地告诉记者。


一个人的“长征”


胡可通是美国纽约曼哈顿大学的高才生,是美国CET哈工大项目的短期语言培训学生。哈工大CET项目负责人郭宁老师介绍说,胡可通已经是第二次来哈尔滨学习汉语了。他前一次来哈工大是2005年的夏天。


胡可通说他是个中国迷。除了2005年夏天来哈学汉语外,胡可通还多次到过中国,中国的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和旅游风景区他都去过。但最重要的一次旅行是在去年,当时,“中国正在搞纪念长征的活动,我对长征到底是怎么回事搞不明白,所以自己一个人跑到中国的瑞金,沿着长征的路线走了一趟。”胡可通笑着说,“我不是用脚走,而是在这条线路上乘车,每到一个重要地点就下车进行了解,最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延安。”


说到这次来哈学习汉语,胡可通说主要还是为了练习自己的听力和口语,但他也带来了自己的研究专题——“文化大革命史”。在研究这个专题的同时,胡可通对中国的文学也感兴趣,李白、杜甫的诗歌、鲁迅和巴金的小说都读过。对鲁迅的《药》胡可通印象很深刻。


通过学习汉语,胡可通对中国和美国进行过对比,“有一次,一位中国的朋友请我去他家里做客,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国老百姓的家。朋友的母亲非常热情,做了一大桌子菜,桌上的盘子有好几层。”要是在美国,请朋友吃饭不会这样,“菜不会一次上一桌子,吃了再上,不会浪费。”因此,胡可通认为,中国人与美国的文化差异很大,思维的方式也不一样。


在与胡可通对话中,记者发现他的汉语除了部分汉语声调发音不很准确外,口语对话都很流利。但胡可通自己并不满足,每天要坚持写作业,还要学习20多个生字,“在这学习汉语可比在美国学汉语快多了!”


对胡可通来说,收获的也不光是听力和口语,饮食习惯也有了变化。“在美国,饿了可以随便吃。而在中国,吃饭要按时,不到时间不能吃。所以美国人吃得多,胖人就多。在哈尔滨,我早上基本上不吃饭,省下一顿留在晚上吃,因为我晚上要学习很长时间。”胡可通说。


喜欢汉字书法


“竹子”生活在法国,但“竹子”的法国朋友告诉记者她是越南人。


原来“竹子”的父母是越南人,在越战的时候,父母去了法国,所以“竹子”又成了法国人。


记者觉得“竹子”这个名字很特别,“竹子”说,她的越南名字的意思就是竹子,所以汉语老师给她起汉语名字的时候,就叫她“竹子”。


“竹子”的父亲是一名中学老师,母亲很少外出工作。“竹子”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在法国,我家属于普通家庭,但生活还可以。”


“竹子”喜欢汉语是源于对汉字书法的喜爱。“法文也有书法,但完全不同于汉字书法,中国书法有时候就像画画一样。”在大学选学外语课时,一位中国的老师建议“竹子”学汉语,一是“竹子”喜欢汉字书法,另外“竹子”老家在越南,对邻国中国的文化多一些了解,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竹子”和她的法国同学学习汉语一样,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他们在法国学的是国际贸易,现在中国的外贸非常红火,将来会越来越好。他们希望学好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在上海找到一份工作。”“竹子”说。


第一次听京剧


安明和云信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后,中国一切都是新鲜的。


云信告诉记者,这次来哈尔滨学习汉语的共有7名法国同学,此前他们在法国已经学了4年国际贸易专业。商品贸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云信和他的同学们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来哈尔滨学习汉语。


安明说,她在哈尔滨印象最深的是看京剧演出。“我的汉语还不是很好,演员唱什么听不懂。但京剧的服装很好看,特别漂亮。京剧的唱腔也特别,它与中国人平时说话不一样,但很有韵味。京剧演员脸上的色彩也不一样,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化妆。”


除了看京剧,安明和同学们还经常去校园周边吃中国的小吃,有一道菜大家最喜欢吃,菜名叫宫爆鸡丁,“吃的时候大家辣得嘴都麻了,汗也下来了!法国菜有些甜,辣味的菜还是第一次吃!”


学做中国菜


与安明的法国同学不同,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卜爱丽不光是来品尝中国美味的,她在学习汉语的同时,还要学做中国菜。


卜爱丽的父亲在纽约的华尔街工作,母亲从事化学研究。她的妹妹是名高中学生。而卜爱丽自己在大学读英语专业。“我10岁的时候,父亲给我找了一名中国家教,她教我汉语,还给我讲中国的文化和故事,这让我对中国很着迷。”卜爱丽说,“在美国,有很多美国味道的中国餐馆,我觉得美国的中国餐馆不正宗,一直希望到中国品尝真正的中国菜。如果能学习做几道中国菜,那就太好了!”


为了帮助卜爱丽完成她的选题,在汉语培训的同时,哈工大的老师们为她开设了中国饮食文化课,“知道如何包饺子、包粽子,还学习了炒芹菜。”卜爱丽说,这次她来中国吃到了最好吃的茄子,“美国也有茄子,但做得一点味道也没有,茄子到了中国那么好吃,简直不可想像。”卜爱丽说她做得最好的一道菜是“地三鲜”,青椒、土豆、茄子放到一起做,味道美极了。“不过我做得还不很地道,相信会越做越好!”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相关文章 Related Story
 
 
 
 
 
 
 
 
 
     
 
 

 
 
吵架英语三十句  
尼日利亚议长叫停银行“美女营销”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词汇空缺  
全国开展“无车日”活动  
五个手指怎么说  
英语点津最新推荐
Govt braces for stormy weather  
12步打造完美简历(1)  
刚被发现的海盗船  
“度假者”怎么说?  
“帅呆了”怎么说  
 
 
 
 
 "电视选秀"怎么翻译?  
how to translate "造星"  
how to translate "特供猪"?  
参加BBC在线竞赛 获免费伦敦游机会!  
how to say "代言"  
“试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