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针对河南省大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七成毕业生不打算前往沿海一线城市工作。
生活压力大,是毕业生“逃避”沿海城市的主要原因。
此外,大学生刚毕业,最好不要把“姐姐”、“哥哥”挂在嘴边。40%的毕业生受访者认为,初进职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最让人头疼。
个别大学生宁“啃老”不愿就业
这份调查问卷,由郑州轻工业学院校园记者团的大学生们完成。
他们对最近几场招聘会上的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求职调查,结果发现,受访者中,只有4%的人签约。尚无就业意向的达到了48%,28%的大学生仍处于观望状态。
而对用人单位缺乏认知,仍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软肋。调查显示,只有5.1%的毕业生对招聘单位有清晰认知。
“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收集相对滞后,甚至是被动的。”人力资源专家、《1+1人才资讯》总经理刘渊点评说,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已成社会共识,而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坐等”意识还十分浓厚,甚至不愿就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四学生小俞就是这样的典型。上个月,她进入一家出版社见习了不到半个月,就以“太辛苦”为由辞了工作,现在“每天睡到自然醒”。而因为是独生女,家人也并不着急让她外出就业。
三成大学生就业首选家乡城市
相对于部分大学生不肯就业,即便是想赶紧工作的大学生,也对即将面临的职场竞争和压力充满恐慌。
河南农大行政管理专业的小梁,前不久刚签了一家广州的企业。但去了不到一个星期,她就在QQ上抱怨,自己在广东举目无亲,想提前辞职回家,还是在家乡工作更安稳些。
郑州轻工业学院的这份调查结果显示,在毕业生对就业城市的选择中,“出生地”以32%位居首位,而选择“生存压力较小的二线城市”的大学生占到29%,选择“长三角、珠三角等一线城市”的也仅为29%。从调查可以看出,七成多的大学生都不再把一线城市当做就业首选,理由多是“压力太大”。
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让大学生头疼
“90后”毕业生小丁春节后进入郑州一家公司上班。没几天,小丁就发现,不少女同事见到自己就躲着走。
原来,因为自己年龄小,小丁见女同事就亲切地叫“姐姐”,没想到还叫出了问题。一天,一位女同事斜了他一眼,“我真有那么老吗?”一句话呛得小丁半天没回过神来。
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认为,职场人际关系最难以让人短期适应。
“大学生毕业后,对人际关系的焦虑往往更大于竞争压力。”对此,刘渊表示,尤其职场女前辈的称呼,着实难住了一批职场“菜鸟”。女士一般比较在乎年龄,如果同事之间不是太熟,最好不要以“姐”相称。而“哥俩好”在职场上能少则少,毕竟是在工作,最好不要把私人关系和同事关系混为一谈。
(来源:新华网校园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