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帖引争论 “孩奴”折射大城市生活压力

一个网帖引争论 “孩奴”折射大城市生活压力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不给月薪2500元的老公生孩子”的网帖引发一场争论,新词“孩奴”折射出在大城市生活的种种压力。

在北京工作的网站编辑王文蕾今年28岁。亲友们催问是否打算生孩子,她马上表决心,“要!我们双独夫妻,可以要两个!”对方松一口气,笑问什么时候要,答案马上含糊起来,“一两年吧”或“三年内吧”。但这些话从未兑现,一说起生孩子,王文蕾总是先算账:房子不够住、保姆太贵、幼儿园更贵……

这不是王文蕾一个人的顾虑。一个备受争议的观点是,年轻人已是“房奴”加“车奴”,如果生了孩子,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就成了“孩奴”。

“穷二代”不想生出“穷三代”

7月30日,自命名为“来世不嫁穷男”的网友又在天涯上发帖:“已经生了‘穷三代’的‘穷二代’,你们对得起你们的孩子吗?”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发此类帖子了,此前的一番言论更是引发议论无数。据说,她和丈夫是“因爱情而结合”的大学同学,丈夫月薪2500元且工作不稳定,还要做近20年的“房奴”,因此她认为,生孩子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与其让我的孩子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我倒宁愿不让他来到这个世上。我们已经是‘穷二代’了,孩子成为‘穷三代’的可能性绝对在95%以上。”

那篇以“我不想给月薪2500的穷老公生孩子,我错了吗?”为题的帖子,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生育观近乎挑衅。然而,在谩骂、嘲讽和愤怒的情绪中,竟不乏支持之声。甚至直到发帖两个多月后,还几乎每天都有人回帖。

7月31日,有人颇为认真地赞成道:“没有充足的能力给孩子提供所需的物质时,别生(孩子)……不是喝西北风就能长大的。”

有人跟帖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生存。怀孕生子意味着我要失去现在的工作,老公的收入也仅够还房贷,我总不能喝着西北风去怀孕生子吧?孩子生下来,我更是没有精力去带孩子,现在不加班加点的工作已经很少了。”

署名“石兆”的评论者表示“这是一个是否具有希望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穷二代,生下孩子就会是穷三代,自己努力工作却一生匮乏,甚至孩子也不能摆脱这种命运,固然是有点悲观,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部分的社会现实呢?”

有多少钱才敢生孩子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今年4月进行“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发现,尽管绝大多数年轻人有生育计划,但经济基础和住房也是他们非常看重的生育前提。小两口月均收入达到多少才敢生育子女?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8078元;武汉、哈尔滨、太原、西安和昆明等省会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5169元;县城地区则是4454元。

“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实因素的制约。未生育受访者的计划生育年龄,明显晚于预期中最佳生育年龄,为27.4岁,大概晚了2.1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分析师姜健健表示,这种情况在城市比较明显。

尽管人们明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三六九等,世袭与继承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和父辈们不同,如今的年轻人一出生就经历着一个空前的财富分配过程,眼见着这个过程的尽头是进一步固化的财富格局和社会结构,“下层人”开始担心,向上流动的渠道在缩窄。

最怕的是高额的教育投入

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曾发表调研称,家庭在0到16岁孩子身上花费的平均成本将达25万元左右,到30岁则需要49万元。其中最可观的一部分是对教育的支出。不过,在王文蕾观察看来,教育投入还要更多。

孩子还没出生,叶酸(据说防畸)和防辐射服就必不可少。小王的同学许雪怀孕两个多月,穿的是连身防辐射服,1000多元。为了孩子智力发展,准母亲还流行吃DHA,每天一粒,一粒6元,整个孕期280天,花费不小。小王去探视几个生孩子的闺蜜后总结出,“看望产妇,就送钱,因为那是他们最需要的” 。

“虽然有些投入并不必要,但尽可能投入教育成本几乎是每个家长的选择。”徐安琪告诉记者,家长在孩子身上往往寄予希望,又因社会竞争激烈而感到焦虑,高额的教育投入是家长不敢忽视的。

“在西方,学前教育常被视作补救弱势群体后代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孩子出身不好,国家就通过资金和项目的倾斜,让这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那些权贵和富商,可以选择让孩子去上贵族学校,不会过多占用公共资源。”著名幼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对此表示,在中国,恰好相反。有权的,能让孩子进最好的公办园;有钱的,能进最好的贵族民办园;没权没钱的,则上廉价园。

2009年,清华大学著名社会学者孙立平曾表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类似的说法:有时贫富差距大一点还不要紧,最怕的是穷人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最怕的是一种绝望的感觉。”

(来源:新华网教育频道)

 

 
     
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3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相关文章 Related Story
 
 
 
 
 
 
 
     
 
 
 
48小时内最热门
万圣节调查:你相信鬼吗?  
动员投票  
蕾拉:Layla  
选举地图  
倒影:Reflection  
英语点津最新推荐
带来宁静的“叠手机游戏”  
斯诺登当选格拉斯哥大学“学生校长”  
Cross-Straits post office opens in Qianmen  
刚刚迈入成人门槛的thresholder  
加大“扫黄”力度 积极培育“价值观”  
论坛热贴
“烧包”的各种说法  
“白色污染”卷土重来  
非屏幕时间 non-screen time  
驾照“新规”  
“司法改革”白皮书  
什么是“宝贝时差”?  
|About Chinadaily.com.cn | About Language Tips | Advertise on Site | Contact Us | Site map | Job Offer |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日报网站英语点津内容,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欢迎愿意与本网站合作的单位或个人与我们联系。
电话:8610-84883300, 传真:8610-84883500  Email: languag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