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Language Tips> Audio & Video> Movie English  
   
 





 
The Queen《女王》精讲之三
[ 2009-01-09 18:36 ]

影片对白: She's executed it with honour, dignity, and as far as I could tell, without a single blemish. And now we're all baying for her blood...

影评:

描述英国王室的影片并不稀奇,甚至拿王室成员开玩笑也常见,但直接以现任女王为主角,则前所未有。英国新片The Queen《女王》就打破惯例,影片取材于1997年黛安娜王妃车祸逝死后,英国女王与首相布莱尔怎样解决信任危机。影片既有娱乐性又不失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是一部将历史的沉重与大众的娱乐性结合得恰到好处的影片。

本片有三大看点:

第一,看热闹。在新闻报道中谈论大问题的大人物们,在这部电影中被生活化地表演。就连已经去世的戴安娜王妃也借着这部电影让我们重温她的风采。新世纪极度需要被娱乐的观众们谁不想看看首相布莱尔在女王面前那诚惶诚恐的样子?对于英国王室的生活,很多人恐怕也远隔万里地猜想过吧。看这部影片可以充分满足这样的好奇心。

第二,看社会风貌。希望现代化的英国人民对他们的女王究竟有什么样的情结?致力于改革的首相如何在饼干夹心的位置上解决人民和王室各自的问题?女王对她的人民和国家又有什么感情?这部电影通过直观的感受,让我们更加了解在别样制度下生活的英国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看点,是看感情。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无论是否关心国际时事,只要是人就会被共通的情感打动。在戴妃之死这一悲剧当中,面对政治和家庭双重危机,电影中的女王、首相、人民表现出复杂而又深沉的情与义,令人动容。史蒂芬•弗莱尔斯之所以会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伊丽莎白女王非常注重隐私,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专访。人民不了解这位他们敬爱的女王,尤其在1997年黛安娜王妃事件后,她表现出的疏远更是让人不能理解。还原这一特殊时期和非常环境下女王的立场和困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正因为本片着力于刻画感情的历程,使得观看本片没有任何知识和道德背景的门槛。

本片内容充实,拍摄手法清新生动。片中英伦风味的不动声色的幽默随处可见,室内布景优雅,外景优美宜人,处处透出王室生活的从容高贵。影片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古老的规范之间的矛盾,同样也可引起我们的共鸣。在媒体重重包围之下的英国王室,一举一动都成为头版消息,可却没有让人民更加了解他们的内心,这也足以促使人们反思传媒发展和狗仔文化的现状。 

公与私:家事与“人民的王妃”

《女王》是一部“伪纪录片”,事件乃是人人都知道的一桩,种种发展也都切合当日情形。1997年8月31日至9月3日,4天中王室只发表了两份简短声明,主要成员仍按计划在巴尔莫勒尔堡度假,无一人回伦敦,也无一人以个人名义发表吊唁。王室此举引起英国公众极度不满,9月3日《太阳报》率先发难,头版一个大标题“我们的女王在哪里?”。连一向保守的《泰晤士报》也委婉指出制度不外乎人情,王室应重视民众呼声。在此出人意料的情况下,女王与家人被迫提早结束度假回到伦敦,并于9月5日发表电视讲话,以“女王和祖母”的身份高度赞扬戴安娜。白金汉宫为戴安娜降下半旗,女王甚至在9月6日的葬礼上等待戴安娜的棺木经过——女王是从来不等人的,只有别人等待女王。

The Queen《女王》精讲之三

Princess Diana looking pensive at her wedding to Prince Charles.

巴尔莫勒尔堡一周间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编剧和导演要模拟重构的一段历史。而我们可看到,女王和民众在此事上分歧重大,乃因为女王视之为家庭事件,而公众却认为这是一件举世同悲之事。

戴安娜与王室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样的问题也许只有英国人才津津乐道,于我们旁国的人来说,终究不过是一个看热闹心态。在《女王》中,王室一家显然极其不待见戴安娜,口口声声称之为“家庭私事”,要求低调处理,一来是传统的隐忍做派,而剧中人的种种表现,也显示这不过是不想理睬的一个借口。戴安娜去世后,无关的民众均流下眼泪,许多人甚至泣不成声,而身为亲属的王室一家,除了查尔斯和两个王子曾流泪外,女王、王夫和王太后均无甚表情。尤其是王夫菲利普,听闻死讯即转述安妮公主的话,抱怨戴安娜“死了比活着还要烦”。其后数日,他唯一心思就是带着两个孙儿去猎鹿。王室在这一周间饱受舆论批评,他从未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将家族比喻做守城的士兵,而狂热的公众是攻城的野蛮人,只要守住一时,他们自会溃退。

女王的冷漠和固执,在很大程度上由菲利普帮她表现了出来,而她作为一国之君,却不能像王夫一样执迷不悟。面对公众,女王的坚持和姿态未能坚持到底。在布莱尔的劝说下,她终于带领全家回伦敦,此后可谓步步败退,非但为戴安娜降下白金汉宫的旗帜(白金汉宫升王旗,从不降下。然而因舆论呼声太高,最终换为国旗下降),还走入群众之中,亲自检视众人献花——那上面绝不缺少“他们配不上你”或“他们的手上沾满了你的血”这样令王室难堪的句子。女王面孔一抽,回头勉强挤出一个尴尬笑脸。最后在葬礼上,戴安娜的兄弟斯宾塞伯爵在致词中称戴安娜没有了王室头衔仍是一样,场外无数民众不禁鼓起掌来,最后感染得教堂内的来宾也纷纷鼓掌。此时此刻也许是女王平生最难堪之时,在电影中,她抚摸了一下眼角,不知是因为流泪,还是想掩饰尴尬。

君与臣:崩溃中的帝国

戴安娜之死,固然是英国一件大事,但电影却并不以表现传奇为目的。当日戴安娜之死引发的王室信任危机,反映出的正是英国民众对君主立宪制度又爱又恨的心态。传统遇到现实的时候,究竟是谁输谁赢?

伊丽莎白二世在战乱之际临危受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然而她所引以为傲的特性正逐渐成为民众眼中的“呆板和木讷”,甚至对很多人来说,王室不过是个会花钱的笑话

电影以布莱尔上任开场,只用了不到5分钟就让我们看清女王与世界多不协调,真是高手。布莱尔携妻切丽去参见女王,切丽是个坚定的反君主立宪者,屈膝礼行得惨不忍睹,简直敷衍了事。布莱尔迫不及待要求女王任命他为首相,女王只得提醒他:乃是她任命他,不是他被选上后来讨个承认。

The Queen《女王》精讲之三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gathered for a dinner celebrating the 60th wedding anniversary of Queen Elizabeth II and the Duke of Edinburgh.

在片中,女王仍自觉是大英帝国的统治者,她强硬地拒绝了布莱尔的建议,因为她“了解她的子民”。然而她怎么也想不通为何这个讨厌的戴安娜死后,吊唁的花束会把白金汉宫的大门堵住。她所认识的戴安娜和公众眼中的戴安娜乃是两个人,然而她已无法把自己的想法贯彻下去,让人们来承认她的戴安娜。相反,她只能屈服于大众狂热,用冰冷的语气发表她平生第二次非圣诞节电视讲话,高度称赞戴安娜的成就。

而在电影中,女王与她的大臣——唐宁街的官员们,同样是同床异梦。他们应该效忠她,却在舆论面前落井下石。戴安娜去世,新上任的布莱尔发表评论,称她为“人民的王妃”,赢得大众赞扬。唐宁街的积极与王室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而他们也乐得见她被抨击,因为那样会使他们的支持者增加。在大臣们眼中,她不过是个橡皮图章。

女王仍然仪态万方,王夫穿传统苏格兰裙,领着孙儿去猎鹿,维系着几百年来的传统。然而她身边的一切早已沧海桑田。尤其是儿子查尔斯,积极靠拢布莱尔一边,不但大赞戴安娜,还力劝母亲顺应民意。年轻一辈毕竟较能感知世界潮流,查尔斯的反抗,在于他已看出王室早已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在保持尊贵与神秘的同时,面对每年让他们花三四千万镑的大众,他们更应该讨好他们。因为在现代社会,戴安娜是一个童话,而王室是这个童话的背景。古老的存在因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反而造成好奇与尊重,但那样的存在毕竟是有限的,因为不是必须,一旦与多数人的现实需求有冲突,人们当然会放弃不切实际的那部分。王室与富人,为大众制造富贵迷梦、典雅生活之示范,却早已退化为花瓶一只,不可再当自己是实权在握的真正君主。

然而虽是花瓶,数百年统治沿袭下的传统感情却不可小觑。布莱尔从激进派一变而为女王的支持者,戴安娜的支持者中也有人献花给女王。而“统治”着这个逐渐分崩离析的帝国的女王本人,只有在看到十四个叉的麋鹿时,才流下眼泪,惊叹:你太美了!

考考你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文。

1. 别误会。他人很好,就是懒了一点。

2. 这是个相当好的动机来把碱扔到他脸上.

3. 金牛座性格的缺点是过于自我保护。

4. 她是个喜欢整天整夜参加派对的人。

The Queen《女王》精讲之二 考考你 参考答案

1. 报纸和期刊让我了解时事。 答案: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keep meupdatedon current affairs.

2. 常常回忆以前的浪漫时刻,会使你更加浪漫。 答案:Recap all of your favorite romantic moments. This will give you reason to make more.

3. 想跟他借钱, 简直是门儿都没有。 答案:Borrow money from him was out of the question.

4. 她无疑是目前健在这个学科的最权威人士。 答案:She is out of question the greatest authority on this subject now living.

影片对白:She's executed it with honour, dignity, and as far as I could tell, without a single blemish. And now we're all baying for her blood...

(英语点津Yvonne编辑)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电影回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3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相关文章 Related Story
 
 
 
本频道最新推荐
 
Walking in the US first lady's shoes
“准确无误”如何表达
英国新晋超女苏珊大妈改头换面
猪流感 swine flu
你有lottery mentality吗
翻吧推荐
 
论坛热贴
 
别乱扔垃圾。怎么译这个乱字呀?
橘子,橙子用英文怎么区分?
看Gossip Girl学英语
端午节怎么翻译?
母亲,您在天堂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