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舒访谈:想在英国学好英语
在英国攻读“沟通”与“交流”学的郑志鹏
出国留学,必过的一关是语言关。
在中国学英语,不少人认为没有语言环境,所以进步缓慢。那么来到英国读书的学生,完全处在英语世界中,语言的提升是否因此就有了保证呢?
中国留学生郑志鹏在白金汉大学(University of Buckingham)攻读的专业是Communi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国际经贸交流)。
“在这里读书,用英语交流时,老师特别强调不要用我们的母语思考。在写作的时候,更不能直接从中文翻译成英文,因为这样做会引起读者理解上的困惑。” 郑志鹏在分析英式教育时这样总结。
新学期正式开课前,英国不少大学会要求国际学生参加Academic Writing——学术写作的培训。志鹏说,他刚到英国时先读了预科,那时学校的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法和词汇。而在读学位时,老师更加重视语法形式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以及如何在这些情况下正确地使用语法。
表达思想
“写什么样的句子,会给英国老师留下更深、更好的印象?这是学校想让我们了解的。如果想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我们必须学会要用比较地道的英语来传达。”
在英国学习专业课,老师不会要求学生背诵。像Communication——交流与沟通这样的学科,学校会通过case study(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让学生演讲及写作,来衡量他们对课程以及语言掌握的情况。
相比之下,“翻译”这个专业对语言的要求更高。
杨贝莉希望在英文领域发展
留学生杨贝莉目前是Middlesex University米德尔塞克斯大学MA Interpreting口译硕士专业的学生。这所大学的这门课只设中文和俄文两种外语与英语的对译。
新闻 v 翻译
贝莉坦言在中国工作一段时间后,本来准备到英国来读新闻专业,不过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她决定放弃新闻而选择口译。
“我想,如果我做新闻,却不一定能做同传(同声传译);但我来学同传,掌握翻译技巧,这对我来说更有难度也更有挑战,或许毕业后同传专业能适应的范围会更广一些。”
贝莉在本科阶段主攻工商管理,在接受了短期新闻专业培训、并在一家英文报社获得工作经验后,贝莉想在英文领域有所突破,“同传也要利用语言来表达想法,我觉得它与新闻有相似的地方。”在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时,她考虑了很长时间才下了决心。
杨贝莉说,一年的硕士课程刚刚开始,这学期的主要训练内容是英语演讲,老师给学生二十五个领域的课题,包括联合国、欧盟、英国航空公司等。学生们每星期做两次演讲,每次七分钟上下。下学期将会是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学习。
如何进步
“我们的老师说,中国学生在英语发音上有缺陷,至少半数以上的中国同学都有问题。他向我们推荐网站,BBC的网站就是其中一个,他要求我们模仿英式发音,让学生把每个句子练习读十到二十遍,直到能非常熟练地使用英语并表达想法。”
想通过几分钟的演讲把一个繁复的课题讲得透、说得明白;中心明确、言简意赅,这要求演讲者提前做大量的调查、准备并不断演练。
“我的大部分同学都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或做过英语老师,他们的英语基础很好,所以我感觉压力很大。但是我通过这个课程扩大了知识面,也培养了乐观积极的性格,因为想在演讲时吸引观众,就必须讲得生动,这需要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表演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在语音、语调、语法等各方面,勤练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