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志愿者 爱心驱走艾滋歧视
|
图为孙和艾滋孤儿在一起。
|
由于艾滋病人发病死亡,导致一些孩子变成孤儿,这样的孤儿统称为艾滋病致孤儿童,目前,这样的孩子数目在逐渐增多。虽然这些儿童的父母是被艾滋病夺走了生命,他们本身没有疾病,但社会上的一些人对这样的孩子却冷眼相看、充满歧视。大庆市的女大学生孙没有嫌弃这些孩子,反而零距离地走近他们,帮助他们,在与这些艾滋病致孤儿童接触的过程中,孙也在不断成长,收获经历。
艾滋病致孤儿童屡屡遭拒
联系上孙时,她正在做参加2007年“艾滋病致孤儿童”夏令营的准备工作。她说,这是她第四次参加此项公益活动了,她做的是艾滋病致孤儿童志愿者。在此前的三年中,她与艾滋病致孤儿童共同经历了许多,他们共同成长,她也因此收获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孙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学生。2004年她上大一,看到一个关于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报道,他们本应有个幸福的童年,但由于父母的因素使他们的生活蒙上阴影,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她看了这篇报道心里很难受,恰巧,在当年夏天,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起并组织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夏令营招募志愿者,孙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孙说,第一次活动一开始就受到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在偌大的北京城,组织者却很难为参加活动的76名孩子和7名志愿者找到一个住处。在被拒绝了40多次后,北京西郊的一家饭店终于同意接受他们。
在做志愿者中献爱心
短短的七天,孙过得很充实。这些孩子激起了她未泯的童心,他们一起登八达岭长城、游故宫、看动物园里的猴子……回到住处,虽说浑身疲累酸痛,但她仍然坚持照顾孩子们的起居和饮食,回答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
来自云南的孩子由于初次来到北方,不太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为此,孙特意嘱咐厨房的大师傅在饭菜中多加入一些孩子们在家乡常吃的食物,使他们能够适应在北京的生活。
有一个来自吉林的孩子性格孤僻、忧郁,不愿与人交流,眼神中每每地流露出一种伤感的神情。听随同的老师说,因为父亲是艾滋病患者,他在生活中经常遭到其他孩子的歧视和排斥。孙主动找他谈心,鼓励他从小事做起,给他讲自己上学的故事,消除了他内心筑起的“高墙”,慢慢地,这个孩子活泼起来了。
一次次的活动,孙看到孩子们由刚来时眼里的忧郁到离别时脸上灿烂的笑容,她也感觉十分开心。孙说,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宋丹丹写的《幸福深处》里有这样一句话,“给予是一种快乐”,对此,她感受特别深。
|
濮存昕和孩子们在一起
|
濮存昕的奉献精神打动了她
孙连续三年都参加了“艾滋病致孤儿童”夏令营活动,担任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的濮存昕也都参与了这三次活动。孙说,濮存昕是她的偶像,但她不像其他追星族一样追捧他,而是因为他做的一些公益事业而敬重他。
孙坦言,开始,她以为濮存昕也像其他明星一样,参加这种活动就是做秀,但跟他参加了三次活动,孙发现濮老师都是全程参与活动,与艾滋孤儿同吃同住同玩耍,并邀请孩子们去他家做客。不仅这样,他还自己掏钱买了80多张门票,带孩子们到北京人艺观看了儿童剧《迷宫》。濮存昕为孩子们做的点点滴滴深深地打动了孙,她说,他这种为公益事业奉献爱心的精神就是自己以后要奋斗的目标,她要做个像濮存昕一样热心于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人。
用一生时间从事公益事业
孙和其伙伴们的爱心活动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4年8月,在外地考察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委托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给他们送去了最亲切的慰问以及所需的物品;2006年,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也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并参加了他们的活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这个活动做了跟踪报道。
在这三年中,孙感受最多的还是来自社会各界对艾滋病的态度转变。从最初的住宿被拒,到后来更多家庭的参与,艾滋病不再是个可怕的字眼。
在参加夏令营的过程中,孙认识了许多艾滋病人,当谈到他们时,孙的眼神黯淡了下去,“我的几个朋友因为艾滋病已经离去,这令我接受不了,但这是我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他们对这个世界十分眷恋,所以我应该珍惜生命。”
以往的志愿者随着毕业或是升学,都走向了新的生活,孙是唯一一个全程参与者。孙认为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收获很大,自己的办事效率、交际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的责任感增强了,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都更有责任心了。孙今年考上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研究生,她说,她喜欢生物,想在这方面更深入地学习。对于这次即将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她充满了期待。孙说,从事公益和慈善事业是她一生都要做的事情。 (来源:生活报 作者:朱磊 记者 郭登攀)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