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贴钱难觅实习单位炒股成暑期实践
暑假已经过半,但至今仍有许多大学生在为找不到实习单位发愁,有些学生竟在网上开户炒起了股票,“身不由己”地将炒股视为“暑期实践”。眼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有工作经验”作为招聘的主要条件之一,就业压力被提前释放,随之而来的实习便成了就业前必不可少的“热身运动”。但记者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的假期实习却面临窘境:没“门路”、没薪水、没内容、没收获。
找实习单位得“倒贴钱”
“放假前,我就开始到处联系实习单位了,现在还在等信呢。”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大三学生小赵对记者说。家在异乡的他本打算暑假留在北京实习,早在5月份他就四处联系实习单位,但至今没有结果。小赵说,他学的是工商管理,想到一些大企业去实习积累经验,没想到投出去了十多份简历,得到的答复均是“不需要实习生。”小赵向记者介绍,他们班上的许多北京同学靠父母的关系都进了不错的单位实习,像他这样没有“门路”的学生只能去做做家教和短期促销。
在北京一所医科院校读护理专业的大二学生路咏则对记者透露了去医院实习得花钱的“内幕消息。”她告诉记者,学校现在不负责学生实习的分配,但实习是医科大学学生必须经历的一门课。因此为了能到好一点的医院实习,不少家里没有“路子”的同学都自掏腰包到医院实习,短短两个月的实习费,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辛苦打杂只为盖个章
小赵所在的班共有40名学生,而今年暑假留在北京的有一多半。据小赵介绍,班上找到实习单位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没有薪水的。小赵的同班同学张晓通过老师介绍到了一家多媒体公司实习,实习内容是做一次项目调查,张晓告诉记者:“我不要什么工钱,只为了积攒点社会经验。”其实,张晓在此次项目调查中也只是承担帮工作人员打印资料、复印文件等杂活。
目前,不少高校都将“假期实习”列为一项必修课,其学分要远远高于在校所学课程的学分。实际上,很多学生在假期实习时所干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并不对口,导致了不少学生忙活了一暑假,到头来发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并没学到什么东西。不少学生认为,假期实习形式大过内容。“其实就是想要个学分。”一位大三的学生这样说道。
张晓也无奈地对记者表示“实习挺无聊的”。张晓说:“快大四了,很多同学都准备考研,根本没时间去实习。学校发下来的‘暑期社会实践表’,好多人都是托父母或是亲戚帮忙盖个章。”
炒股经验写成实践报告
在中国炒股大军全民化的今天,炒股风也在不知不觉中刮进了校园。上大三的郭伟本想去一家投资银行实习,但希望最终落空。在连续接到两家银行的拒绝后,无奈之下,失望的郭伟决定从股市中找回信心。他于上月中旬开了户,开始了他的“炒股生涯”。
“我想实习挣点生活费,但实习太难找了,还不如炒股挣钱来得快。”当记者提出炒股也有风险时,郭伟笑着说:“我投的少,所以没什么风险。”据他介绍,他前不久买了2000股基金,半个月挣了300多块钱。不用坐班,没有压力,又能挣钱,在郭伟的眼里,炒股也算是一种“社会实践”。“这算是对经济学知识的补充吧,既能学会投资理财,又可以改善经济条件,还提高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不同的是,别人的实习叫“打工”,而自己则是“我的地盘我做主”。郭伟还拿出了刚刚写完的暑期实践报告给记者看,报告名叫《从股民心态看中国股市走向》。 (党晓晖)
来源: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