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大学生误入手机话费充值优惠骗局

涉及广州多所高校,一级代理人“苏某”携50多万元潜逃,学生代理难以收拾残局。

 

大学校园兼职、代理等各类广告满天飞,可得小心其中可能暗藏的陷阱。图/CFP  


不久前,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广州地区多所高校陆续接到在校大学生反映,一项声称“交纳120元,可享受240元消费”的“手机话费充值大优惠”其实是骗局。

知情人士透露,近5000名大学生被骗,一级代理人“苏某”携巨款50多万元潜逃,把“烂摊子”丢给了各大高校的学生校园代理。各高校接报后立即联同警方进行调查,目前案件正在侦破中。

分析 大学生代理陷入“诚信门”成工具

记者在广州各大高校调查发现,如今越来越多商家瞄准了大学校园的庞大市场,广泛地在大学生中发展校园代理。不少大学生也视校园代理为勤工俭学的好途径,从中赚取生活费,积累社会经验。但也有越来越多个案显示,由于大学生阅历与法律意识的薄弱,学生校园代理不知不觉陷入了“诚信门”事件,误成为不法分子的赚钱工具。有人甚至发现自己受骗后,为了转移经济风险,走上了另一条违法经营之路。

无孔不入:校园商品少,代理啥都敢卖

大学生校园代理遍布广东各大高校,可谓无孔不入。从“化妆品、洗头水等日用品”到“银行卡、电话卡”,还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运动用品、书本杂志,以及过年回家的“车、船、飞机票”代理,只要在校大学生需要的,都可以通过大学生校园代理购买或提供服务。

记者在广州大学城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校园代理”把生意做到了宿舍门口。不少大学生认为,校园代理在大学城生意火红,与那里的购物条件有关:一些东西在大学城买不到,即便有也品种不多,价格较贵。

赞弹各半:虽能受锻炼,出问题搭声誉

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要成为各种商品或业务的校园代理,无非有几种途径:有商家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到大学发展大学生代理;很多大学生瞄准某些校园的“走俏”商品,主动向商家提出申请代理权;还有不少大学生通过熟人引路,成为某一品牌或商品的销售“下线”,也即“传销”人员,他们在销售的同时,也向自己的熟人发展“下线”。

大学校园代理出现不少负面事件,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做校园代理这事本身并没有错误,因为这首先是一种勤工俭学的好途径,还可以从中得到口才、人际交往等能力的锻炼”。

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则表示,“校园代理越来越滥,个别大学生为了谋求利益,被不法分子利用。”广州大学学生小陈认为,“出了问题,周围的人蒙受经济损失,学生本人也会搭上金钱和声誉。”

警惕性低:有人受了骗,不自觉也行骗

大学校园代理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骗局,各高校也深感头疼。有高校保卫部门介绍,很多校园代理一旦发现问题,往往不想惊动学校,担心影响不好而求低调“私了”,这也使更多的学生因为不知情而成为受害者,“很多人在受骗的同时,自己也不知不觉成了行骗者”。

更值得警惕的是,目前社会上一些非法传销集团,利用了大学生思想“单纯”,以及“求职心切”心理,把传销网络发展至各大高校。早前,广东某重点院校就先后对两位在校大学生提出严重警告,原因是两人逃学逃课销售某产品,并利用欺骗的手段发展同学为下线,影响极坏。

华南师范大学一位辅导员认为,种种事件表明大学生的法律观念薄弱,“很多人在做校园代理的时候,没有认真了解对方是否有资质,也没有在交易的时候签订合同,不懂得利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调查提成丰厚,大学生代理栽进骗局

入局:代理自己充值验证信以为真

今年3月初,一位自称是“某公司内部人员”的苏某通过校园宣传单、校园网发帖子等方式,在广州地区各大高校公开招募在校大学生为所谓电话卡做校园代理,声称有“交纳120元,可享受240元消费”的大优惠。苏某称,每充一个号码,代理可得23元。丰厚回报吸引了不少大学生成为“校园代理”。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校园代理小L敏锐地把“商机”告诉了自己的中学同学、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小Z,并表示“每充一个号码可分给他7元,还可以发展下一级代理”。小Z加盟后,又把消息告知了另外几所大学的朋友,并承诺“将每个号码7元的利润分给他们5元”。

苏某说,“话费返还是分期到账,每月20元。”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此前没有校园代理的经验,为了验证真假,他们自己“充”了120元,结果当天果然有20元到账。他们于是从生活费中腾出资金批量买下电话卡开展业务。这几位校园代理“人缘好、交游广阔”,周围不少同学、朋友都在他们的推广下掏钱充值。

破局:学生投诉话费次月不见踪影

短短两周内,仅广州大学就有30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次“优惠”活动,校园代理小C获利1500元。很快他被投诉找上门———所有同学都发现原本第二月应该赠送的20元话费没有到账。小C焦急之下,致电某公司查询,却被告之“没有这项优惠”。小C和其他“下线”纷纷找到“上线”小L,得到的回复是“尽快找到苏老板,给大家一个交待”。

然而,久未露面的“苏老板”已逃之夭夭。某公司方面同时证实,根本没有苏某这位员工。这些大学生校园代理此时方知上当,然而找上门要求退款、赔偿的学生越来越多。迫于压力,他们最初协商大家分摊这笔赔偿金,但仔细一算,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支付能力,“单是广州大学300个学生就要赔36000元”!

大学生代理不得不向警方和校方报案求助。警方初步调查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诈骗案,“受骗学生之多,涉案金额之大,比较罕见”。事实上,每卡充值120元不仅没享受优惠,而且仅仅当月兑现了20元话费,其余100元除小部分作代理费外,其余全部落入苏某囊中。

警惕:校方称个别高校2000人上当

不久,多所高校的保卫部门在校园张贴通报此事,提醒大家勿上当受骗。通告对“诈骗手法”作了详细分析:“自始至终都未出示过有关公司合法印鉴的合同资料……以招收本校学生为代理(增加可信度)作为行骗的切入口……以优惠额度较大作为诱惑”等等。

其中,华南农业大学通告称,“此诈骗案同时涉及多所高校,有个别高校甚至近2000名学生被骗”。而记者从一些知情人士口中得知,“此事受骗上当的学生总数可能不下5000人,苏某卷走了50多万元的巨款”。

链接在商言商,学生生意要留心眼

“在商言商,凡事多留个心眼。”广东药学院的小丁长期从事电话卡校园代理,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对大代理商,要“先销后付货款”;对学生顾客,则“话费先到账后付款”。小丁认为,避免陷入骗局,靠自己多长心眼。

大学校园代理中频发的被骗事件足以敲响警钟。以下虽然只是在大学生代理中抓到的个别负面镜头,但仍然值得大家重视与反思。

个案一:
代理卖假货,从老乡下手

小林一进高校,身为老乡的师兄就向他推销一款1300多元的手机,并称“赠送300元话费”。小林感觉价格相宜,加上师兄关系,就买下手机。一段时间后,新手机屡现“充不了电、通话突断”等问题。与专卖店同型号手机一比较,小林发现自己手机不但轻很多、外壳也“假”,手机店员工断定他买的是假货。小林感觉被骗,却碍于“老乡”情面没有追究。他感叹:为了区区的小生意让人声誉受损,其实根本不值得。

个案二:
书店成幌子,假书进一堆

一名自称广州五山某书店“老板”的人在网上公开招募校园代理销售某著名品牌英语字典。小Z约对方在书店门口碰面,“老板”还带她在书店转了一圈后交给她一本样本称:书价60元,进货价40元,你可优惠价50元卖出,一本赚10元。小Z发现字典印刷讲究、不像翻版,就下2000元订金要了一批货。“老板”当即遣人送货。小Z很快就发现骗局,“除了上面第一

本字典属正版,其他所有都是错字百出的翻版,没人会花50元买这样的字典”。小Z到书店,却被店员告之老板根本不是此人。

个案三:
真假掺一起,学生很难分

某球鞋大代理商自称能从著名厂家直接提货,价格是市面价的六成,并声称校园小代理一月最多能赚几万元,最少也有几千元。

这些球鞋都是正品吗?据知情人透露,“其实有真也有假,假货仿得很真,但真货很少,大部分断码,一般是从厂家偷出来的”。知情人还透露,一般学生很难分辨出真伪,即使知道是假的后,买下也懒得追究了。 (记者 区健妍 李琛 袁小鹭 关鹤)

来源:羊城晚报

 
     
 
相关文章 Related Story
       
大学生雇人上课催生“校园代理” 高校严禁校内推销 校园代理遇尴尬
       
       
 
 
 
 
 
 
 
 
 
     
 
 

 
 
吵架英语三十句  
尼日利亚议长叫停银行“美女营销”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词汇空缺  
全国开展“无车日”活动  
五个手指怎么说  
英语点津最新推荐
Govt braces for stormy weather  
12步打造完美简历(1)  
刚被发现的海盗船  
“度假者”怎么说?  
“帅呆了”怎么说  
 
 
 
 
 "电视选秀"怎么翻译?  
how to translate "造星"  
how to translate "特供猪"?  
参加BBC在线竞赛 获免费伦敦游机会!  
how to say "代言"  
“试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