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信用卡透支 催款电话打给家长
开学了 学生“卡族”忙还债
学生透支消费 催款电话却打给家长 银行信用卡消费实际瞅准家长钱包?
缺少经济收入和对消费欲望缺乏控制能力,一些大学生用信用卡透支消费后无力偿还。
开学了,一些大学生又开始犯难了。
透支了 电话打进学生家
小徐开学就是沈阳某大学大四的学生了,记者昨(27日)天联系到他时,他多次重复的话就是“别人开学都忙着找工作、考研,我却要急着借钱还账”。
今年6月初,小徐在太原街上遇到了某银行现场办理信用卡的柜台,一时冲动的小徐也申请了一张。办卡人员只叫小徐提供了身份证、学生证,在没有任何收入证明等材料的情况下,6月下旬,一张信用卡就邮到了小徐手中。
7月中旬,小徐给自己和女朋友累计划卡消费3100多元。上周,银行把电话打到了他的家里,告诉他父母他透支了,必须马上还钱,否则变成不良用户。
“如果不是我超限消费了,我家里根本不知道!”小徐忿忿地表示,他的信用额度是3000元,只是不小心多花了100多元。
目前小徐正在四处筹钱。他还找到一个月薪800元的兼职,而这个工资水平是小徐以前不屑干的。
没密码 信用卡被盗酿“巨债”
“我再也不办信用卡了,太折腾人了!”昨天去派出所报案的小陈很闹心他的信用卡上周五被人偷了,收到消费短信时,已被人消费了2100多元钱。
“我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000元钱”,小陈表示,这回卡被偷划2100多元钱后,他根本就还不起。
小陈表示,他的信用卡没消费密码,当初办卡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丢卡后24小时内挂失,偷划的钱银行负责。这回他第一时间挂失了,银行却只叫他等电话,结果27日开学第一天,银行才打电话叫他报警。
“我都愁死了,万一这钱算我划的,我咋还啊?”小陈郁闷地说。
小调查 部分信用卡在“睡眠”
在东陵区某大学,记者就信用卡的持有情况作了一个小调查,在采访的10人中,有信用卡的为4人。
在采访中一位叫妮可(化名)的研究生说,自己有信用卡快两年了,但是却很少用,最近想把卡销掉。
谈到办卡初衷,妮可表示,一是为了图个新鲜,二是想要点办卡时银行赠送的礼品。据妮可介绍,像她这样有卡却不用的人身边还有不少。
开学后 银行又瞅准大学校园
记者在该大学校内看到了一位银行工作人员,他表示,大学生办信用卡相当普遍,“主要用于上学时生活费没到,但是还想买双鞋什么的,直接让银行付账,等生活费到了再还上”。但他也承认,信用卡就是促进消费者刷卡消费购物的,孩子办了,父母的压力也就大了。
沈阳某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小崔表示,大学生办卡量已呈上升态势,银行更注重的是考察学生家长的身份。银行会要求大学生留下监护人的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等,并成为银行重点核实的材料,“一旦学生还不上,第一监护人就要替还”。
小崔表示,每年开学之初都是办卡旺季,很多银行都会大搞活动。
律师说法
银行发卡应细说利弊
辽宁四洋律师事务所金兆成律师认为,银行应引导学生加强风险意识。
对于部分大学生把超前消费归罪于银行当初没有说明白的情况,金兆成律师说,风险提示并不是强加给银行的,工作人员是否该把相应的风险介绍清楚跟职业道德有关,而非硬性规定。
现状调查
很多学生不知“信用”重要
沈阳某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小崔表示:“现在大学生都是‘80后’,对‘信用’二字不太重视,也不清楚信用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更注重向大学生宣传“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并告知大学生办卡后身份证都将进入银行信用系统。
深度剖析
大学生划卡肥了谁?
一些接受采访的大学生表示,部分学校的辅导员、学生代理等,也助长了“卡盲”大学生走上透支之路。
某银行信用卡业务员小祖昨天表示,他办一张卡的提成是30元~50元不等,找学生代理的中介费也依次维持在5元~10元之间,“学生很愿意做,有的大学生代理一个月就赚了500元”。
而银行除了培养远期客户的考虑,“更主要的是刷卡消费越多,银行赚得越多。”沈阳某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小崔表示。 (记者 林浩 魏吉娜)
来源:华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