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样普及高校 折射大学生消费观
如今在高校校园中,大学生们拿着手机边走边聊的景象已屡见不鲜。手机、数码相机、电脑,渐渐开始代替以前学生们常用的传呼机和学习机等,成为当今大学生所谓的校园“新三样”。那么,高校学子们是怎样看待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呢?
在市区某高校校园里,数学和信息学院学生小刘告诉记者,手机在当今社会已经算不上什么奢侈的消费品,普通的大学生基本都能用得起。“另外,使用手机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况且,现在市区各通讯公司有专门针对高校学生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话费每月算下来也不太多,同学们基本上都能承受的了。”随后,记者又随机采访了数十名学生,他们跟小刘持同样观点的不在少数。
小刘还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学校的电脑普及率也是大大提高,仅今年上半年,他们一个系里就“新加入”了十几台电脑,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笔记本电脑。问及电脑的来源及用途,小刘说,大部分是从二手电脑市场或是网上“淘”来的,至于用途一般是用于写论文、查资料,有少部分人为了玩网络游戏,主要是图个方便。“现在各高校都配备有计算机教室,为什么还要自己花钱买电脑呢?”“计算机教室的机器性能一般,人也比较多比较杂,有的人写东西需要安静的环境。另外,计算机教室毕竟有时间限制,定点关门,很多喜欢晚上写东西的人就没办法使用。”
至于数码相机,记者询问了十几位学生,大部分都称学校没有太多同学使用,数量可能还不到使用电脑的一半。主要是因为平时外出玩不一定非得照相,即使要用,周围的同学相互借用一下也能应急,况且校内一些商店也向学生对外出租相机,一般情况下外出游玩租用一天相机也就是几元最多十几元,不必要花几千元去买。
热门“新三样”背后隐藏的主要还是健康合理的消费观问题。烟大一名学生对记者说:“现在大学生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的资助,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一般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多数人在消费中力求价廉物美,虽然有时候受社交活动增多、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之间会产生消费攀比,甚至追求品位和档次,但讲求实惠、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从他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虽然大部分学生的消费观趋向合理,但其中还是不乏有盲目消费、“超前”消费的情况。
对于这种现象,学校的老师们也持有自己的观点。鲁东大学学生指导中心一位主任说:“当今社会,数码高科技产品日趋时尚,大学生在通过种种手段与社会的接触中,难免会受到吸引而产生购买欲,这其中不少学生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甚至是冲动消费。”对此,烟大一名老师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她说:”现在的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而他们现在的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有不少消费多是由大学生攀比心理导致的。做为学校无疑还是应正确引导学生的健康消费观,建议学生们根据家庭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健康合理消费。”从采访的市区几所高校中记者也了解到,大部分高校以新生刚入学为契机,组织各个学院、班级开展提倡健康消费观教育,指导学生们正确、合理消费。(通讯员 纪淑波 刘艳 记者 张宁)
来源:水母网-烟台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