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高校的十大不同处 [ 2007-03-02 14:50 ] 大学是一个较为集中地体现学术特点的文化载体。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地位、学术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国的高校分别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形成了内容、特征各异的南北两个不同的高校文化生态圈。这两个高校生态圈在学习氛围、办学理念、培养人才的方向、校园文化和在校大学生等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学理的北方与实用的南方
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下,北方高校有一种注重科研、追求学术的共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更关注其在学术、科研上的建树。而相对于北方高校来说,南方高校由于受改革开放的影响,经济意识、商品意识的强烈。南方高校对学校科研关注程度较低,教师和学生对学术、科研关注更多的是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因此,他们选择的多是一些在短期内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比如翻译外文书籍或是搞电脑软件开发等。
2004年《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科技创新竞争力最强的10所中国大学,依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最具有竞争力的10所大学,依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在这些报告里排位前列的,我们更多的是看见了许多北方熟悉的学校,而南方的高校却有些默默无闻,即便上榜的,也多是南方一些文化传统比较深厚的老牌高校。至于年轻的大学,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科研做为自己的竞争实力。
北方和南方高校搞科研的形式也大不相同。北方的高校更注重自己的创新,因为他们知道,经济实力的不强大,只有用科研成果说话。在我国文科科研领域中,著名的专家教授基本上都是出自北方,连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学校也不例外。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科带头人张奎良教授、衣俊卿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张奎良教授的专著《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衣俊卿教授的专著《历史与乌托邦》均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中国哲学张锡勤教授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近代哲学颇有成果;作家贾平凹、诗人雷抒雁、评论家何西来都是从西北大学走出来的。南方的高校大多是根据企业的要求来为企业设计模型、搞科技服务,或是紧紧抓住社会热点问题不遗余力地逐香引蝶, 而不是通过自己的选题来搞科技创新。如海南大学充分发掘自己的旅游资源,在科研上也极力地从这个角度出发,获中国发展与西部开发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的《论发展我国旅游纪念品的重要意义》和《旅游资源与开发》等获奖论著都是密切结合地区的实际。
南北高校学术气氛的泾渭分明,造就了南方大学生的学习上比较灵活,而北方的大学生却养成了一种踏实的作风。这一点在南北高校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上即可看出。在南方高校里,由于就业相对较容易,想考研究生的不是太多,而北方的大学生更多的是从学术的角度出发,在研究生考试中俯仰生春。2004年青岛大学有1041名学生考取研究生,也就是说,2004年青大毕业生中有五分之一考上了研究生!与2003年的708人相比,2004年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增加了近一半,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21.5%。从曲阜师范大学获悉,该校2004年考研率(考取研究生人数/总毕业人数)高达67.8%,这是该校继2001年创下考研率67.32%后的又一记录。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今年又以27%的考研率再创佳绩,2005届毕业生111人,考取研究生30人。北方高校的学子就像一个个负笈远行的旅者,他们坚信只有耐得住寂寞、用于前行,才有可能到达胜利的终点。而与此相对的南方高校就不免显得衣影寥落,一些同类的南方高校的考研升学率约为20%。
二、稳健的北方与精进的南方
北方因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大学办学的理念主要是价值理性,他们强调学科的深厚积淀和长远投资,追求大学的终极价值,在办学上始终显得稳健有力。如以校风为例,北大提倡“兼容并包”,有“民主”、“自由”之风;清华提倡“厚德载物”,有“严谨”、“认真”之风;南开提倡“允公允能”,有“开拓”、“活泼”之风。可以说三校是各有特色。北方高校由于其浓厚的传统,使得他们能够大打文化牌。而南方的高校在经济上更显强势,他们就极力用经济手段加速打造大学的权威。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大学、被认为是在南方高校中资金投入最多的三所高校。南方高校的这种办学理念,使得他们总是在一个省重点地投入到一所高校,如安徽省在90年代以后,大力扶植安徽大学,并使她进入了全国“211工程”,成为安徽省发展最迅速的综合性高校。
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南方,大学办学的理念往往较多地强调学以致用,追求的是一些能够在实际中广泛应用的东西。2005年3月,中南大学在国内率先把“创新型大学”明确为学校的新定位并写入党代会报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在南方的众多大学中,他们总是显示出自己的一种精进风格和精明的心态,在办学上总以为与发展经济一样能够在短期内跑在别人的面前。不过,南方的大学由于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较北方大学吸引更多的人才。2004年4月30日,厦门大学和法国、韩国、美国等六所国外高校在韩国仁荷大学宣布组建“全球七校联盟”。在短短20几年的时间里,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神话般地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经济总量列泸京穗之后的全国第四大城市。深圳有太多可以值得骄傲。
的地方,但有一点却是心底永远的痛,那就是作为拥有700多万人口的都市,深圳的大学资历还很浅。2000年末,深圳市有关领导提出了创办深圳大学城的构想,意在“借鸡生蛋”,提升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当年10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与深圳签署了合作办学意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