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津津乐道

专家点评:“撸起袖子加油干”有几种译法?

中国日报网 2017-01-12 13:59

分享到微信

 

 

 

杜争鸣

陕西西安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翻译实践,教学与研究,语言教学法研究。主讲英汉对比研究,高级笔译,高级口译等研究生与本科生专业课程。在国内外出版专著、译著及论文约60种。主要代表作有《翻译策略与文化》,《英汉互译原理与实践教程》,《自然英语学习法》,Jimmy Du's Essential Chinese, Chinese Language Demystified 等。目前为英国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特邀中国图书组稿编辑与主编。

 

2016与2017新旧年交替之际,国内各主要媒体都发表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而国际广播电台(CRI)和中央电视台(CCTV)也都同时发布了其英文版本,两种译文也不尽相同,从而引起了翻译圈的兴趣。就此,我仅以“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两种不同译文为例,谈一些个人的随想,不当之处还希望译届朋友们批评。

习主席这句话的原文是:

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CRI:

So long as the 1.3 billion people pull together in forging ahead, the party stands identified with the people, and the nation remains mobilized for brand new endeavors, we will surely accomplish the Long March of our generation.

CCTV:

Only if the 1.3 billion-plus people work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the Party always stands with the people, and we roll up our sleeves and work with added energy, can we succeed in the Long March of our generation.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差异本质上在于是否需要保留原文表达法中的生动、具体的形象,即翻译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保留具体形象?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超越形象?我们要全面的考量很难绕过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原语与目标语传统语言文化中的形象思维是否有使用倾向上的差异?

对此,就英汉两种语言的传统来说,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届多年来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基本共识:虽然在传统的写作中——尤其是文学性写作中追求具体形象的表达是共同的追求,但总体上相对来说汉语对具体形象的运用重视程度更高,形象性表达(包括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运用的比例更高。也正是由于这个语言传统的差异,中国人自古重视修辞而在很长时间内没有语法研究体系,对形式逻辑也没有西方英语国家重视。关于这一形象语言使用的差异,我们可以从非科技类中英文章或中译英文本对照中看到。就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翻译来看,在CRI和CCTV两种译本中,前者放弃翻译“撸起袖子加油干”中的具体形象,灵活地翻译为mobilized for brand new endeavors也就是考虑到了这种传统思维的差异。

那么,是不是说CCTV的译文低于CRI的译文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又涉及到了有关翻译形象性语言的另一个方面,即任何一种形象的语言既可能有民族语言传统的个性,又可能与其它语言文化传统中的形象有共性。对此,我们可以从直觉判断,“撸起袖子”这个具体的形象未必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有性,而应该具有很大的跨语言文化共有性。原因很简单:人类需要穿衣,也需要工作,认真投入或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时往往需要“撸起袖子”。对此我们也可以从主要英美词典中证实,即“roll up one’s sleeves”这一短语的意思与中文表达的意思一致。

由此可知,就这一个具体的翻译实例来说我们很难判定两种译文的高下。前者根据两种语言文化的一般差异而遵循的一般规律,可以看做在中译英时尽量考虑适当降低形象性修辞的使用率的一个具体处理方式;而后者在这一具体形象具有跨语言文化共性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译文与原文更加贴近。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总得来说不同的译文究竟有没有高下之分?对此,我的考虑是:有!但是评价一种译文的优劣只是抽取单个的词语或句子的翻译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对一个具体的语言现象的任何一种翻译都可能存在两种可能,即:表面上好的译文可能是在没有原则指导下的偶然碰巧,而不好的译文也有可能是虽有原则但由于偶然疏忽而造成的暂时性失误;同时,有正确的理念与原则指导的译本即使可能个别语言现象的翻译看上去不怎么好,在其总体语篇框架中具有其合理性,而缺乏正确理念与原则指导情况下即使个别语言翻译看上去很好也未必与其总体风格相适应。当然,这样说并非为了避免对两种译文做直接的相对性评价,而是提醒“译路同行”的朋友们能够在评价翻译适宜性时考虑地更加周全。

考虑到翻译只要有可能就要同时忠实原文意旨和语言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说,CCTV处理方式更加合理一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翻译不同类型的文本一般都有相应的原则性倾向,同时考虑其背景。这一点具体说来就是:经典度越高或重要性越大就越倾向于对具体的语言形象采取尽可能直译的方式,而通俗性、娱乐性越强就越倾向于采取变通、意译的方式。因此,我个人认为:即使CRI的译文(mobilized for brand new endeavors)在考虑总体翻译规律的原则方面有其理据,但CCTV译文相比之下更加适宜。原因就是,这个语言表达方式此处出自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口,而且是在十分重要的场合,在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受到世界瞩目的时刻,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当然,不同的翻译往往还涉及译者所处的地位或语境,其中还涉及到不同文化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权重(话语权)。处在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语境中,自然就会更倾向于传统意义上的“真实”(直译),尽可能保留中文原有的特色,即对目的语而言的可能“异化”。但是,如果译者处于英语语境中,就更倾向于从接受一方的角度做出符合目的语语言思维传统的意义,即转换为“地道”表达方式的“归化”方式。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联社的译文中看得很清楚,在其译文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则完全被省略了。由于这个问题又属于另一个层面,我在这里就暂且不谈了。

最后,我再从前面说到的对具体译文高低的评判也需要考虑整体的这一原则上来,并且从这一原则出发来考虑一下CCTV对“卷起袖子加油干”的处理是不是唯一选择。这似乎还不能做定论。至少就我看来对这个句子本身所包含的“卷起袖子”和“加油干”这两项的关系还是可以有合理的处理方法。对此,我个人意见是:前者是方式,后者才是关键目的,即二者也并非一种等量齐观的并列。所以,我个人认为此处倒是可以遵循英语思维习惯考虑以下处理方法:

1) work harder with our sleeves rolled up;

2) put in more efforts in work with our sleeves rolled up.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作者:方柏林、张明权、杜争鸣  编辑:马文英)

|<< Previous 1 2 3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6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本文相关阅读
5b2c9e94a3103349141ddda7

扒一扒英语中箴言的内涵

5b2c9e94a3103349141ddda7

万能动词“GET”的主要用法

人气排行
中国日报网 英语点津微信
中国日报网 双语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