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热词

北京垃圾分类也要立法了 分类方式与上海略不同

中国日报网 2019-07-04 13:14

分享到微信

继上海出台法规实行强制垃圾分类后,北京也要推动垃圾分类立法了。

Residents throw plastic bottles in a trash bin with detailed sorting instructions in Beijing last month. WEI TONG/FOR CHINA DAILY

 

The Beijing urban management commission said on Wednesday that Beijing will follow Shanghai's suit on mandatory household garbage sorting, though in different garbag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北京市城管委3日表示,北京将跟上海一样实行垃圾强制分类,不过垃圾分类标准与上海不同。

【词汇讲解】

Follow suit是一个固定搭配的短语,表示“照着做;跟风”,这个短语来源于扑克牌游戏,suit指扑克牌四种花色里的任意一种,打牌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跟着前面的那个人出牌,人家出什么花色,他就跟着出什么花色,这个就叫follow suit,后来引申为“照着做”。

 

北京目前采取的垃圾分类方法为“四分法”,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recyclables,蓝色桶):可循环利用的,报纸、镜子、饮料瓶、易拉罐、旧衣服、电子废弃物等,由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利用,俗称“收破烂”。

 

●厨余垃圾(kitchen waste,绿色桶):厨房产生的,如菜叶菜帮、剩饭剩菜、植物等。

 

 

●其他垃圾(other waste,灰色桶):包括保鲜膜、塑料袋、纸巾、大骨头、玉米核等。

 

 

●有害垃圾(hazardous waste,红色桶):对身体和环境有害的,如废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油漆、化妆品等,需用特殊方法安全处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生产的1号、5号、7号等干电池是低汞或者无汞电池(low-mercury or mercury-free battery),所以就不属于有害垃圾了,应投入“其他垃圾”中。但纽扣电池(button cell)、电子产品用的锂电池(lithium battery)、电动车电瓶(electric-vehicle battery)等铅蓄电池和镍镉充电电池仍需作为“有害垃圾”进行回收。

 

2012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domestic waste management regulation)》,明确了政府部门、物业等管理责任人、收运处置单位、垃圾产生单位的责任和罚则,但是物业等管理责任人对居民个人参与垃圾分类仍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介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经列入2018-2020年立法规划。新修订的条例不光对单位,也将对个人明确垃圾分类责任(individual's responsibility to sort domestic waste)。

The Beijing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Group has been promoting new garbage sorting facilities such as recycling cabinets and smart kitchen waste trash cans since 2016. With intelligent devices, residents in Beijing can receive points and exchange small gifts regularly when classifying kitchen waste and recyclable objects.
北京环卫集团自2016年起就在推广新的垃圾分类设施,比如,可回收垃圾桶、厨余垃圾智能垃圾桶等。北京居民通过在智能设备中将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分类能够获得积分,并用积分换取小礼品。


目前北京市已在党政机关(Party and government institutions)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并在全市30%的街道、乡镇创建了100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garbage sorting demonstration zones)。2019年,示范片区覆盖率将达到60%,覆盖200多个乡镇街道。今年还将健全日常执法检查,逐步覆盖至居住小区。


【相关词汇】

生活垃圾管理 domestic waste management

一次性餐具 disposable cutlery

环保材料 environment-friendly materials

可再生资源 renewable resources


参考来源:新华网、新京报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Helen)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6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人气排行
中国日报网 英语点津微信
中国日报网 双语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