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开婚前守贞培训拒绝婚前性行为
资料图片:热恋中拥抱的青年
4月8日、4月9日,“婚前守贞”培训课程在浙江大学食堂门前接受报名。虽然名额仅约140人,但负责报名工作的浙大红十字会学生志愿者表示,活动报名开始当天下午的报名人数已突破100人。
毛豆和被单等30多种道具用来上课
培训内容不是说教,而是通过各类视频资料、小组讨论、隐喻游戏来进行,负责引进推广该项目的一名李姓负责人表示,杯子、毛豆、被单等生活中常见的30多种物品,都会在培训中变成有隐喻意义的道具。李先生表示,该培训课已在多个国家进行过推广。
培训时间为两天左右。倡导学生在接受培训后做一个决定:保持性禁欲直到结婚。“拒绝婚前性行为”是这次培训的核心,同时强调年轻人应有“责任感”。
培训内容分七个单元:讨论出婚前性行为的后果,互动演绎性病传播、艾滋病的威胁,练习拒绝婚前性行为的技巧,鼓励已经有性活动的学生做出全新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该活动的主办方为省爱心事业基金会,校内具体事务由浙大红十字会、周末大讲坛的学生志愿者操办,特邀中国关爱成长行动组织委员会观摩,培训主讲由“美国爱家协会”的团队担任。据了解,“美国爱家协会”是一家专事婚恋培训服务的机构,2006年8月12日在浙江人文大讲堂曾做过题为“活在爱中的秘诀”讲座,当时大会现场挤满了人。
现场报名静悄悄短信报名很热闹
4月8日中午,培训课报名的展台静静地摆在浙大紫金港大食堂的走道上,两张桌子、两张小海报,与对面热火朝天的可口可乐大型宣传活动的大舞台、十多个摊位相比,显得很低调。
吃完饭路过的学生,来到小展台面前,看看内容,并不多问,有的人默默地签下了名字和联系方式,匆匆离开。两个多小时内,报了大约25人,男生16人。
可是短信报名很热闹。浙大红十字会大学生志愿者王炳文昨天告诉记者,发到她手机上短信报名的人有130多人,而且很多询问的比较仔细:培训的内容是什么、课程如何安排……
浙大红十字会“同伴教育”组织成员、大学生胡宇哲在现场负责学生报名,她表示,在同学和同学之间,很少有“婚前守贞”这么明确的提法。“同学和同学之间不强调把婚姻作为‘临界点’,而是强调同学们应该在成熟、独立、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决定。并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现在心理不够成熟的同学也很多。”他们会组织一些大学生的集体对话或游戏沙龙,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对于“婚前性行为”、“处女情节”、“艾滋病传播”的看法,“每个人的观点不一,甚至会发生争论,我们只做引导,不说对错,彼此尊重。”
一名参与安排教师参加辅导的浙大老师认为,这个活动倡导的理念相对保守传统,能不能被现代的年轻人接受,还真的很难说。
“贞”怎么看?专家有保留看法
省内首个艾滋病防治组织“关爱家园”负责人、艾滋病防治专家时代强医生曾呼吁过年轻人最好不要发生没有防范措施的婚前性行为,他这次表示,从传统观念上来说,禁欲对遏制艾滋病有一定的作用,但从社会发展来看,这个想法很难实施。“目前,我们采取的是‘疏’,而不是‘堵’。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食、色、性不可或缺,我们只能倡导文明性行为、安全性行为、而不是禁止。”
听到“婚前守贞”宣传进校园的消息,省性学会副会长、浙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许毅对“婚前守贞”中的“贞”的提法保留自己的意见。
许毅表示 “婚前守贞”教育当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强调婚前性行为与艾滋病、性病传播之间的联系。没有明确“婚前性行为”和“性乱”的界限。“据我的了解,大部分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都是两情相悦的情侣,而不是频繁更换性伴侣,不能就因此把他们和‘容易传播AIDS’挂钩”。
不过对于“婚前守贞”当中的“责任教育”,许毅表示赞同,一个大学生,应该懂得“你应该和谁过性生活”、“你是否为了感情过性生活”和“你是否有安全的性生活”,并拥有正确的爱情观和责任感。
无论争议如何,浙江大学的学生还是对培训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主办方表示,在4月11日—13日的连续培训当中,学生和教师将通过影视、互动、游戏等模式,接受培训,过程将是轻松愉快的。(通讯员 陈伟 实习生 戎融 本报记者 杨影)
来源: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