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网 漫画网 爱新闻iNews 翻译论坛
中国网站品牌栏目(频道)
当前位置: Language Tips > MBA英语

熊猫烟花赵伟平:如何在受严格管控的行业中寻求持续成长的机会?
Panda Fireworks' Zhao Weiping: Achieving Growth in a Tightly Controlled Industry

[ 2012-05-25 16:35]     字号 [] [] []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点击查看英文全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全球市场中举足轻重。烟花炮竹年出口交易额4至5亿美元。国内市场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全国280多个城市相继实施烟花爆竹禁放令而一片萧条。直至十五年之后,即2005年,北京市的“禁改限”带动全国各地方政府对烟花爆竹“禁改限”,使得国内的烟花爆竹市场重焕生机。目前国内烟花爆竹市场年销售额约为200亿元人民币。

与“禁改限”相伴的一个重要政策变化是国家安监总局在2006年8月发布的《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从此建立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取得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该许可证由省级(含自治区和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颁发。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成为一种具有排他性的垄断资源。

总部位于湖南浏阳的熊猫烟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在广州成立于1989年,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熊猫烟花从一家专营烟花爆竹出口业务的外贸公司,发展成为贯穿烟花行业研发、生产、销售和燃放整条产业链的综合性企业。10年前,在完成了一系列海外市场上的收购之后,熊猫烟花开始尝试收购当时国内烟花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浏阳花炮,进行产业整合,并藉此登陆国内资本市场。从2003年开始到2007年股权过户完成,历经5个年头,熊猫烟花以小博大,获得了浏阳花炮60%的股权,迈出了国内市场行业整合至关重要的一步。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浏阳花炮更名熊猫烟花,作为中国烟花行业内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熊猫烟花承办了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2010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焰火燃放活动,奠定了其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地位。

赵伟平,作为熊猫烟花23年来的创始人、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如何在一个受到严格管制的行业中持续地寻求突破的机会?如何从国际市场的并购到成功收购上市国有企业浏阳花炮?又是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建立起熊猫烟花的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在沃顿知识在线的独家访谈中,赵伟平畅谈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沃顿知识在线:熊猫烟花在十年前一直专注于外贸市场,您当时为何会考虑转向国内市场?当时的转型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会?

赵伟平:作为专业的外贸公司,我们当时的商业模式是为外国厂商进行贴牌生产,再出口到国外。这种商业模式虽然在当时成熟易行,但是一来导致行业内竞争的同质化,二来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过大。最为重要的是,这种商业模式不利于打造我们的公司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点,也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当时一直在寻求各种机会,进行战略转型,打造自己的公司品牌。

北京市烟花爆竹“禁改限”给我们企业的战略转型创造了很好的外部条件。中国作为烟花爆竹的发源地,市场规模远大于国际市场。而作为本土企业,我们在对市场的把握和开发上也有自己的优势。因此,我们迅速调整了公司战略,把重心放到了国内市场。2006年春节后,我们选择了北京作为进入国内市场的第一站。经过一年艰苦不懈努力,我们终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第一张北京市场的许可证,也标志着我们开始从一家外贸贴牌企业向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转型。

可以说,如果没有北京的“禁改限”,就不会有今天的国内市场,也就不会有我们战略转型的第一步。但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不仅遇到了中国各个城市烟花爆竹“禁改限”的良好契机,还遇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期。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我们战略转型成功的保证。

在转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人才紧缺。公司原有的人才只擅长外贸,而开拓国内市场需要更加了解本土市场的人才。因此,我们调整了策略,一方面,放缓自主布点的速度,充分消化现有网络,另一方面,通过收购具有优秀团队的企业开拓市场。2011年底,我们收购了杭州的一家烟花企业和最近参股的武汉市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均具有优秀的团队。这种发展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突破现有的人才瓶颈,加速我们的战略转型。

沃顿知识在线:烟花爆竹因产品的特殊性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您认为这个行业有哪些特殊性?

赵伟平:首先,中国烟花爆竹行业是个高度分散的行业。全国生产企业6000余家,严重产大于销;批发企业大概5000家,还有无法准确统计的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外围的非法经营体(没有许可证)数万家。其次,许可证的申请难度非常高。申请过程必须得到县、市、省三级政府的批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非本地企业要获得异地市场的许可证可谓难上加难。同时这个行业还有个特点,它的季节性非常强,销售季节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挑战。

许可证制度导致了烟花行业高度的地域性,也给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扩张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熊猫烟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北京、济南、太原和云南,自行申请到许可证,并在郑州、武汉、杭州等市场是通过收购当地企业获得许可证,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跨地域批发许可证的烟花爆竹企业。

沃顿知识在线:熊猫烟花在2003年曾经提出过收购浏阳花炮这家国有企业,04年收购中止。2005年转至香港申请上市,请问您当时出于什么动机放弃香港自行上市转而重新收购浏阳花炮?

赵伟平: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2003年对浏阳花炮提出的第一次收购没有成功。之后我们就开始申请在香港上市。但就在我们上市辅导期的最后一年,浏阳市政府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够重新考虑对浏阳花炮的收购。经过综合权衡,我们决定放弃香港上市,重启浏阳花炮的收购。一方面,我们认为整合浏阳花炮有助于公司市场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比较香港市场而言,登陆A股资本市场将更加有助于投资者和消费者了解我们公司的情况,从而提升熊猫烟花的品牌价值。

沃顿知识在线:通过这次收购,您对于民营资本进入国有领域或者是收购国有企业的过程有些什么感想可以给后来者一些启发?

赵伟平:那次收购异常艰辛,不论时间跨度和复杂性都属资本市场少见。国有企业因为历史原因,在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方面非常复杂,而资本市场在其时还在发展阶段,许多针对类似收购的制度规范还不健全,运作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给我们的收购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给大股东和我个人带来很多诸如证监会处罚等的不利影响。但从今天的结果来看,我依然非常高兴我们能够完成这次收购,其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其中的千辛万苦和个中无奈则只有自己知道。

另外一个体会就是在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中股权转让双方目标的不一致。政府在转让国有企业的股份时,往往更多的考虑该转让的社会影响,比如对地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对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等等。但这些因素时常会与市场规律相冲突。民营企业在和政府谈判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要想收购成功,就需要承担这些冲突所带来的成本。我们的收购成功也是在解决了诸多历史问题的前提下获得的,而各种不利影响也就是难以回避的收购成本。

我想,对于志在进入国有领域或是收购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决心和执着至关重要。其困难和艰辛往往比预想的更多、更大。如果思想上没有充足的准备,意志不坚定,整个收购就可能中途夭折。只有有志者,方可事竟成。

沃顿知识在线:从2008年开始,熊猫烟花一连承办了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几个大型活动的焰火燃放项目,请问这些活动的举行对于熊猫烟花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赵伟平:这些活动对于熊猫烟花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燃放业务的发展拓展了我们公司在烟花爆竹行业价值链中的广度和深度,也为我们重构公司的商业模式打下了基础。燃放业务正在成为熊猫烟花业务组合中的重要支柱业务。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起点,2009年国庆60周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广州亚运会,以及今年上月刚刚与阿尔及利亚政府签订的独立50周年焰火燃放合同,每一年我们都有大型的焰火燃放活动。燃放业务正逐渐常态化,成为熊猫烟花业绩增长中的亮点。近期,我们也将在北京和广州设立文化公司,专门设计和实施大型活动的烟花表演。

其次,燃放业务提升了熊猫烟花的技术水平。比如在参与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中,熊猫烟花与国家有关科研单位共同研发了采用空气发射的“芯片”烟花。其原理是在礼花弹中植入记录并控制时间的“芯片”,通过电脑控制系统操控烟花燃放的全过程,从而可以精准控制每个效果的起爆时间。同时,空气发射可以减少焰火燃放中50%以上的烟雾并降低发射后坐力,使得焰火燃放更加环保更加安全。

同时,燃放活动促使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对烟花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脚印”、国庆60周年庆典时天安门广场巨幅烟花网幕上绘制的“锦绣河山”、“雪域天怒”和“美好家园”、上海世博会时在黄浦江两岸以及广州亚运会时在世界第一高塔上的焰火绽放,都是烟花与艺术的高度结合。而这些思考和探索也渗透到了我们为零售市场的烟花设计中,为公司在同质化的产品竞争中开辟出差异化的道路。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燃放活动大大提升了熊猫烟花作为民族品牌的价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熊猫烟花品牌的起源,也是熊猫烟花永远的骄傲与荣耀。北京奥运会的焰火表演,塑造了熊猫烟花“科技、安全、环保”的产品形象,同时也体现了熊猫烟花作为高端品牌背后的实力,使我们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也使我们能从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领跑者。

沃顿知识在线:烟花爆竹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但因安全和环保的原因未能被广泛接受。如何理解烟花行业的价值创造?

赵伟平:的确,污染和安全是烟花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现今生产领域的安全事故大多因为工厂建设未能完全达到标准,管理落后。而在市场流通领域,50%以上的烟花爆竹为无许可证的非法销售,造成产品的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另有消费者未按要求燃放烟花爆竹也造成了一些事故。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这些情况会有所好转。同时,从自身讲,我们也在加大针对安全和环保的科研创新的投入。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烟花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定可以逐步解决。

烟花行业的价值创造应基于其文化属性。烟花在中国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年不放烟花爆竹,总会感觉缺少过年的气氛。而每年跨年之际,无论是纽约时代广场、巴黎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还是任何一个世界的角落,烟花燃放都是人们必不可少的辞旧迎新方式。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和广州亚运会,烟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均表现出其无法替代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比如,阿尔及利亚政府与我们签订了合同,希望通过燃放烟花的方式庆祝其成立50周年。届时,熊猫烟花将在阿尔及利亚48个城市同时绽放,这也是我们向世界展示烟花文化的重要起点。

我认为,烟花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冲击,还有情感和文化的交流。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婚庆活动、纪念日活动、毕业生聚会,各城市地方文化节等等,烟花都可以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我相信,与文化和艺术更好的结合,应是烟花行业未来价值创造的方向。

沃顿知识在线:熊猫烟花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应该如何和行业的发展进行互动?

赵伟平:从行业来说,国家安监总局今年计划成立烟花爆竹行业协会,熊猫烟花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和协会发起单位,将和其他企业一道共同推动行业严格履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条约,规范行业行为,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作为企业本身,我们会以提升技术、安全和生产力为目标,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管理的投入,希望以此带来整个行业科技和管理标准的提升。

另外,我们也会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对行业进行整合。我个人认为,当下烟花爆竹行业高度分散的现状不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阻碍了行业整体的效率提升,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监管困难。对行业的整合将会为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作为龙头企业,我们也希望为行业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人才,输出更多优秀的管理实践,为整个行业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我认为,行业如同企业的土壤和空气。只有行业发展,行业中的企业才有成长的机会。因此,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都有责任为行业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沃顿知识在线:作为民营企业,您如何看待人才战略和激励人才?

赵伟平:我个人比较崇尚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这些人能够面对一切困难,接受一切挑战,并全身心地投入事业。我们希望熊猫烟花也能够培养出一支西点军校式的人才队伍,一支能全身心投入事业的核心团队。这样的团队才能无坚不摧,才能做到泰山压顶不弯腰。我非常喜欢成吉思汗的两句话——渡不可渡之河,越不可越之山。我希望我们的核心团队有这样的胸怀和魄力。作为熊猫烟花的人才战略,我们会更加主动的到高校物色人才,并为其提供实习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毕业后能够符合熊猫烟花的企业文化和对人才的要求,与我们共同打造熊猫烟花的美好未来。

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是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对于人才,除了物质激励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能够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平台。我希望把熊猫烟花打造成为员工的企业,能为员工创造价值并能带给员工更高幸福指数的企业。我们去年把员工幸福指数作为考核指标,幸福指数包括待遇、工作环境、吃住条件、培训条件和企业文化等等。我们今年还会向哇哈哈学习,建立员工住房基金。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激励机制,增加员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打造一支对企业、对工作全身心投入的团队。

沃顿知识在线:熊猫烟花未来的发展战略和重点如何?

赵伟平:熊猫烟花未来的愿景是打造消费者最信赖的企业。具体来说:我们希望企业未来的发展能为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创造价值,并在价值创造中提升我们团队的幸福指数和成就感。

为了实现我们的愿景,我们会重构商业模式,在零售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我们会与线下的烟花零售终端合作,建立熊猫烟花的线下零售网络,同时大力发展线上的零售业务,与线下零售业务在产品类别和信息上形成互补,更加准确和快速的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响应,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文由Wharton知识在线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文链接: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index.cfm?fa=article&articleid=2593&l=5&&&l=4&&&languageid=1

(来源:沃顿知识在线 编辑:旭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讨论本文 (total China Daily Website - Connecting China Connecting the World

Sorry, the page you requested was not found.

Please check the URL for proper spelling and capitalization. If you're having trouble locating a destination on Chinadaily.com.cn, try visiting the Chinadaily home page

Copyright 1995 - .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conten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ext, photo, multimedia information, etc) published in this site belongs to China Daily Information Co (CDIC). Without written authorization from CDIC, such content shall not be republished or used in any form. Note: Browsers with 1024*768 or higher resolution are suggested for this site.
License for publishing multimedia online 0108263

Registration Number: 130349
FOLLOW US
)  
保存打印发送E-Mail推荐给MSNQQ好友进入英语点津论坛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3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关注和订阅

人气排行

翻译服务

中国日报网翻译工作室

我们提供:媒体、文化、财经法律等专业领域的中英互译服务
电话:010-84883468
邮件:translat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