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生学制模式如何合理设置?
从去年10月开始,北京工业大学启动了自建校以来的第四次教育教学大讨论。一时间,教授学生热议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话题,校园内掀起了一场教学研讨的热潮。记者在该校采访时也被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所吸引。
如何让更多学生走进课堂 靠纪律也得靠魅力
大学校园里,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课上不认真听讲的大有人在。课堂的出勤率及听讲率,恐怕只能用“尴尬”二字来形容。
北京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获得者靳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师要有个性化的风采,让课堂散发出一种魅力,使学生愿意来听他的课。而北京市教学名师、北工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蒋宗礼则认为,老师当然要努力把课教好,但学生对自己也应该有一个约束,如果约束能力太弱,外界施加一点约束力还是可以的,就是说要依靠课堂纪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电控学院的学生小赵说,老师有责任对自己课堂的效果和上课的方式进行适当的反思,相应的,学生也有义务对教师辛苦劳动换来的成果作出回应,师生间的相互尊重,才是构成一堂好课的最基本因素。也就是说,如果老师讲课不卖力,备课不用心,学生自然就不买账。
“上课点名是老师认识学生的一种方式,点了几次之后,和同学基本认识了,有的老师就不点名了。”教务处副处长曹万林告诉记者,“老师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利用自己的风采去吸引学生,靠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靠教师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以及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去吸引学生,这是最根本的途径。”
如此来看,也难怪个别的重要专业课门可罗雀,而许多无关专业知识的选修课反而堂堂爆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也很头疼,师生没有互动,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听课的态度直接影响老师的发挥。
总之,一堂好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相互欣赏。
怎样培养创新思维 靠教学也得靠科研
创新也是北工大此次大讨论的热点话题。一个人在知识点的捕捉上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而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如何拓宽创新教育的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老师只有自己具有创新意识,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学生。”北工大机电学院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隋允康坦言,“教师不能满足于当一个好的教书匠,要把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成为身挑科研重担的教书家,不搞科研,教师就不会有创新的经验和感受,讲不出知识发生的创新过程。”
国家精品课程——机械设计的主讲教师王大康表示,由于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都看重科研,所以教师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写论文、搞科研上去了,校领导要给教师创造条件,对教学工作加大投入力度,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把他们的可塑性发掘出来。
不难看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北工大即将出台《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这也是本次大讨论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文件在明确规定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之外,还规定青年教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拿到双证,要经过青年教师的职业培训,还要经过助课培训,即青年教师必须要跟着老教师当一轮助教,经考核通过以后才能上讲台。
北工大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蒋毅坚指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门课或某个环节能解决的,它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要靠课堂、实践环节各个方面一点点地渗透。
研究生学制几年合适 互相兼容模式灵活
据统计,我国研究生教育已培养了100万毕业生,而在校研究生也有100万。研究生的学制模式如何设置更有助于在规模和质量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北工大此次讨论的一个焦点。
北工大研究生部主任吴斌说,现在很多研究生都在说学制,其实他们的定位只是一味为了早毕业,在实际调查中,导师和学生对学制的看法就有很大不同,导师都希望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研究上,真正出点成果。
“我觉得我校一些硕士研究生的课程重了点,我一直想让硕士研究生一年级时来实验室,但学生总说有课,甚至第三学期有些还有课,用一年半来上课有点长了,现在的学分多,每个学分的学时也高,我赞成将其压缩。”彭永臻老师对记者说。
目前,从全国高校的情况来看,硕士研究生学制有三年、有两年,还有两年半的,北工大的硕士生学制是三年。学校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存新认为,研究生要和导师一起来完成国家级课题,然后在期刊上发表一些较好的论文,这么高的要求在两年内是很难完成的,而且学生还要用一年甚至一年半时间学必修课。如果一定要两年毕业,那就只有降低培养标准了。所以,可以采取一种互相兼容的措施,多种模式,弹性学制,灵活一点,既能保证培养好的研究生,又能使学生各得其所,都能拿到学位证书。
讨论带来的结果是北工大决定修改研究生培养方案,以“稳定学制、精简学时、扩大选修、加强实践”为指导方针,降低总体学分要求,减少学时,硕士生学习年限两年半至三年,在个别学科进行短学制试点。
举行大讨论,提出新思路,不光北京工业大学,很多高校都在尝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观念,打破头脑中束缚创新的东西。有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才能谈创新,才能有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本报记者 杨晨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