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出思想的地方。思想的本质是自由的,这是不断交流、培养的结果。也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下,思想才能创新。‘学而’论坛就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实验室。”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建群这样说。今年初,西安交大人文学院面向全校开办的“学而”论坛从举办之初,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论坛由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丘进亲自题名,取自《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副院长不断强调:“学而”论坛是人文学院在充分调动智力资源的基础上,以整体性、系列性、学术化的面貌为人们呈现的人文精神瑰宝。
让“学而”成为学生的文化盛宴
近日,“学而”论坛由西安交大人文学院执行院长王宏波教授的报告拉开了帷幕。他报告的题目是“社会工程思维与构建和谐社会”。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小马同学说:王宏波教授将工程思维运用到社会改革模式的设计之中,形成两种完全不同学术风格的交融。而这正是“学而”论坛所追求的形式和效果。通过人文学科内在联系来形成独立的学术体系,由不同专业的不同教授做专题讲座,学生们可就某一问题从多角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认知和分析。 “学而” 论坛将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使参与其中的学生既获得知识,又能够具备管理者和领导人的素质。在面对社会、人生的复杂局面时,能够科学运用人文知识解决问题。“在听过第一次讲座之后,我强烈地感觉到学术、观点要有交流碰撞才能进步。从工程、理科角度出发解释人文学科,挺新颖的。希望以后老师和学生多交流,内容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文学院李同学对笔者讲到。
电气学院小郑同学说,交大很有必要拥有这样一个论坛。西安交大培养的学生多是工程师,因此应该注重学生知识背景的综合性。他认为“学而” 论坛一定要区别于理工科学术讲座,可以通过讲历史、讲《论语》、《孟子》等典籍、讲社会前沿思潮等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
让“学而”成为推动西安交大人文科学发展的动力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一位姓石的同学在采访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从以往来看,西安交大的教授平时都非常忙,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认真地对待这个“非赢利性的公益”论坛?针对这个问题,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焦垣生教授说, “人文学者是社会的良心、国家的脊柱,我们有义务负担起在高等学府播种人文精神之光的责任。‘学而’论坛是人文学院对提升校园的文化水平以及学生的人文素质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办好这个论坛也是对人文学科的推动。”
作为人文学院主办的论坛,该学院的教授们都将出现在讲台上。人文学院执行院长王宏波教授说,通过“学而”论坛首先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增强人文知识的传播面。讲座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一家之言”,而会带动一批教师切磋、探讨、争论、质疑。通过交流促进教师对学术问题不断深入的思考。其次,“学而”论坛要求讲座的教师们传授的不单单是纯学术问题,必需联系社会现实提出新的命题,这就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在人文学科内部形成交叉研究的推动力。
据了解, “学而”论坛目前已经举办了两场报告会,第二场是刘永富教授主讲的“哲学”的来历,也受到了听众的欢迎。在3月30日举办的第三场报告中,焦垣生教授将通过 “秦腔”的话题兼说西安交大的文化认同。人文学院希望通过该论坛,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并在校园里推出一批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的人文学者和专家,形成品牌的影响力。
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