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大 搭建学生主动实践平台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科研项目评审专家组,对该校机械学院、国家光电实验室、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等单位实验室、创新基地申报的38项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查,并最终投票批准了30项立项申请。创新基金向本科生“敞开胸怀”,这是该校搭建学生主动实践平台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实施“一流教学、一流本科”发展战略,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核心,从基础设施、制度与氛围建设等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形成了一个由学校引导、专业教师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大学生主动实践创新体系”。
                 
用心营造主动实践的氛围
                 
今年3月,华中科大投入4000万元建设的工程实训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可同时容纳400名学生从事常规实习和200名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自2005年起,学校已相继投入9000万元建设了40个左右的学科大类平台实验室或专业实验室。
                 
像这样打造学生主动实践平台,为人才培养而推出的举措,近年来在华中科大屡见不鲜:开放各级各类实验室,设立创新基金、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扶助创新团队……学校还通过政策引导,优化学科布局,整合既有实验教学资源,努力把学科建设的成果持续地转化为本科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确保各院系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开出率不低于60%,力争超过80%.
               
在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的宣传橱窗前,记者看到,该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在各项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中,就已获得国内国际重大赛事特等奖1项、一等奖25项;发表科技论文20篇,申报实用型专利3项;中心申报、完成的教学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对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也贯穿始终:学生自己制订管理制度,自行采购元器件,独立申报创新基金项目,自己确定研究方向……在中心工作4年多的硕士生张海宁告诉记者:“在这里,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学生李通是中心“元老级”人物之一。在中心熏陶培养下,他的独立研究能力迅速提高:2005年11月,他和队友设计的“小型无人地面侦测平台”从5000多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挑战杯”中全国5件公开答辩的作品之一;2006年8月,他又和3名队友以微软全球大学生嵌入式挑战赛前30名的身份,前往美国微软总部参加了总决赛。
                 
学生课下“变身”学者
                 
近年来,华中科大又走出了一条依托专业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意识,提升其实践能力的新路子。
                 
该校电子系自2002年实施“计算材料学与材料设计基础”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从中探索出一条以“团队式、研究型教学法”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为主要方法的专业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成了独立研究的“小学者”。
                 
在指导教师的鼓励下,2003级本科生杨坤所在的J1小组,将“光子晶体传输特性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定为课题方向。他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不多,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一位专家在该领域颇有建树。于是,他通过电邮与这位外国专家不断地交流沟通,也使得该小组研究工作进展迅速。
                 
从习惯于向授课教师求助,到主动查阅资料、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杨坤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他说:“这也让我们看到,不管学历、地位如何,只要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就有可能和世界一流大师交流。”截至目前,该课程的参学人数达1534人,学生发表研究论文4篇,完成研究论文25篇、研究报告105篇。
                 
本科生走上研发前台
                 
2001年,电信系教师刘玉从全校招聘了3个本科生做课题。几个月后,他们圆满完成任务,仅代码就写了2万多行。
                 
由此刘玉发现,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不可小看。2002年,刘玉组建了“Dian团队”,第二年1月,团队就有两项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5月,刘玉从学校申请到3万元教改基金支持。在学校支持下,团队师生闯出了一条“立足企业需求开展项目研究,带动团队、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技术创新实践之路。
                 
在主动实践理念的推动下,团队成员的研究从低端技术发展到了高端技术。一次,某企业提出希望仿制一种控制激光器快速通断的电源开关驱动器,团队本科生吴旦昱接手了这个在研究生眼里技术含量很低的活。他将驱动器的某个磁珠改为磁环后,产品性能指数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此,刘玉认为,如果“没有主动实践的精神,要获得这样的评价是不可想象的。”

来源:中国教育报
 
     
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3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相关文章 Related Story
 
 
 
 
 
 
 
     
 
 
 
48小时内最热门
感恩节“谢谢”英文怎么说  
“微醉”怎么说  
美商界女性职业前景看好  
Bonny Bonny by Cara Dillon  
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精讲之一  
英语点津最新推荐
Gilt-edged  
威廉凯特今日大婚 全球20亿人观看  
“昙花一现”式的走红  
Chinese in London celebrate royal wedding  
新能源示范城 new-energy model city  
论坛热贴
原来国家的名字如此浪漫  
Funny lines about getting married  
关于工资的英语词汇大全  
关于职业装的英语词汇  
余光中《尺素寸心》(节选)译  
中国译协中译英最新发布各类专业术语直译  
|About Chinadaily.com.cn | About Language Tips | Advertise on Site | Contact Us | Site map | Job Offer |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日报网站英语点津内容,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欢迎愿意与本网站合作的单位或个人与我们联系。
电话:8610-84883300, 传真:8610-84883500  Email: languag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