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评教公开 学生评教分数贴上公告栏
“周磊——5.00;金晓峰——4.98;侯晓远——4.90分……”复旦大学物理系学生对各位教授授课的评分结果,前不久又公开贴上了系里的公告栏,不论是中科院院士,还是刚刚引进的年轻学者,所有分数一律公开。物理系主任金晓峰教授说:“在物理系,所有的教授都必须被学生公开评教,因为不公开的评教结果,不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学生为老师评教,眼下已是各高校普遍实施的措施,目的是鼓励高校教师多用点心思在教学上。可是评教的结果,却几乎没有一个学校愿意在学生中公开,理由看上去有点让人费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结果是隐私,必须保密。
不公开等于没评教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公开评教结果的做法,在高校中颇受非议。用一位教授的话来说,眼下高校还在讨论如何让教授上讲台,如果再让评教结果公开,一定会遭到质疑。
据悉,即使是已经公开评教结果的复旦大学物理系,最初也出现了很大争议——在一次教授大会上,大家针对公开还是不公开的问题进行投票,结果赞同的只有一票,其他都是反对。问及原因,是“面子问题”,都觉得如果学生评分低了就没面子。但是系里决定从一部分青年教师开始试点,凡是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都必须公开学生的评教分数。结果显示,评教公开对老师提高授课能力形成了正面压力,每位教授都将上好课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结果不公开,等于没评教。有专家介绍说,在伯克利大学等大多数国外的名牌高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都是公开的,学生可以查到任何一位教授在学生中各方面的评价,“这有助于形成教学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
“名捕”都让学生喜欢
“我们也曾经考虑过公开评教结果,但是不少教师反映压力太大,担心会因为自己太过严格而被学生打低分。”一位名牌大学的教务处负责人这样向记者表示着无奈。不过他说,如果一名教师长期得到低分的话,学校就会对他进行处理。
学生评老师,依据到底是什么?不少高校的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对老师要求的,不是“上课不点名”、“考试随便过”,而是“授课是否有魅力”、“学识是否渊博”。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称,自己虽然也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但依然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给他打了低分,原因是这些学生考试时得了“不及格”。这说明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考评老师的标准是看宽松度,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希望在课堂上能够学到知识。
不少高校的知名教授告诉记者,事实上现在评出的高校“名捕”,都是在学生评教中的高分老师。
评教公开是学生权利
评教结果公开是学生的权利,这是不少教育界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学生有权利让自己接受到与自己的需求相符合的教育,有权利了解自己选择的老师是否符合需求,尤其是名牌的综合性大学更是如此。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了解老师的最好渠道。如果不公开评教结果,对学生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一位教授说,评教结果公开的前提,是所有教师都把教学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这样评教结果才可能起到正面的压力。
(来源:《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