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 学习成绩好未必创新能力强
目前,全社会都十分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考察。但由于创新能力“看不见、摸不着”,通常都是用学习成绩来替代评估。
然而,南京理工大学人文科学院教授王汉清率领的课题组,通过为期1年的研究,得出了有悖于人们传统印象的“结论”——学习成绩基本不能反映创新能力。
他们选取50道世界权威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试题”,在南京4所高校中随机抽取426名文、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时限40分钟。此次调查被列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结论一:学习成绩基本不能反映智力水平
他们首先以118名大四学生4年所有学位课程的平均学分与智商值,制成“学习成绩与智商两变量散点图”,发现两者既无明显又无非明显线性相关关系,说明大四学生成绩不能反映他们的智力水平。对175名大二、大三学生的测试也得出同样结果。再将以上293名学生按文、理、工分科进行“两变量散点”分析,发现3科之间的相关系数非常小,说明不同学科学生的成绩与智商无相关关系。
而对133名大一新生高考成绩与智商值的样本分析,则得出有别于以上的结论:高考成绩越好则智力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王汉清释疑道:“目前高考总体建立在应试教育基础上,试题还是以死记硬背的知识性题为主,而能力创新题相对较少,这就使得头脑好又勤奋的学生容易考高分、进名校。”
结论二:学习成绩基本不能反映创造力倾向
课题组再对293名大二到大四学生进行“两变量”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既无明显线性又无明显非线性关系,说明在校学习成绩不能反映创造能力大小。
这是因为,冒险性、好奇心等非智力因素反映的是学生人格特征,而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学习上都会取得好成绩,或者相反。如冒险性、挑战性强的学生,对考试得高分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如谨慎怕事“埋头读书”的学生,即使他们考试成绩不“冒尖”,也不能说他们创造力就低下。
而对133名大一新生的测试显示,创造力倾向却随着高考成绩的提高略显下降趋势。一般而言,高考成绩佼佼者多为“死学”、“苦学”的“乖学生”,他们的个性往往较弱,创造力倾向也相应较弱。通过假设验证发现,这种“负相关”不是必然的,但起码说明,高考成绩好与创造能力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结论三:学习成绩基本不能反映科技成果水平
课题组选取某理工大学2001到2003年获校科技成果一、二等奖的99名大四学生,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成绩为77.24分,与118名抽样的大四学生平均成绩对比,发现前者比后者平均分要低0.34%。这表明,获奖学生的平均成绩并不比未获奖的高,他们并非都是学习上的尖子,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样不反映科技成果获奖能力。
获奖学生的成绩主要分布在哪个分数段呢?以70到80分为例,获奖学生占56%,大四学生占55.93%,比例相当;低于70分的,获奖学生占9.33%,大四学生占5.93%,前者还多于后者;高于80分的,获奖学生占34.66%,大四学生占38.14%,相差不大。
可见,学习成绩在“中间段”的学生,比“两头冒尖”的学生更容易出科技创新成果。学习成绩高低不能说明创新得奖能力大小,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创新能力并不一定差。
启示:要防止“高分低能”的教育趋向
“希望我们的科研成果不要给人造成‘学习无用’、‘高分无能’的误解,我们只是想用数据证明,只凭学习成绩来评价人、判断人是不科学和不可靠的。”王汉清认为,目前的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高考为核心的应试教育,只会培养学生考试和得高分的能力,不会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实行个体化招考,将有较强创造力倾向但高考成绩一般的“苗子”吸收到高校,将成为高考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高校及社会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惟成绩论”向多元标准转变,鼓励学生差异化发展。要不断改革科目设置和考试办法,将知识性为主的考试向能力型为主的考察转变,让学生“高分高能”。
在校大学生群体,也要自觉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只有知识能力兼具的人才,才是创造型社会所期盼的。
(来源:新华网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