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协委员建议设立“学士后”解就业难题
![北京政协委员建议设立“学士后”解就业难题](../../attachement/jpg/site1/20090113/00221910993f0ad6848933.jpg)
资料图片:2008年12月6日,招聘会现场挤满求职者。当日,南昌冬季人才大型交流会在江西省体育馆举行,来自省内外215家用人单位,免费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5600余个。专业涉及软件开发、土木工程、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类、电子电气等32个专业,会场还特设了法律咨询台,为求职者解答促进就业和法律保护等问题,入场求职人数超过1万人。
“博士后是到了企业接着搞科研,硕士生、本科生也可以套用这种模式提高自身素质、缓解就业压力。”北京市政协委员孙狄提交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方案的建议》,为毕业生和企业解决就业、招聘难题。
据统计,2009年将有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需安排就业,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在提案中,孙狄建议借用“博士后”模式,在企业中建立“学士后”、“硕士后”制度,为毕业生设立两年的见习期。“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企业进行见习,见习期以2年为上限。此阶段内毕业生与企业签订见习合同,不算被企业正式录用,因此也不必签署正式劳动合同。”孙狄建议,毕业生见习阶段的生活费由企业发放,企业免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但需按实际发放的见习费缴纳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见习期间允许毕业生轮换企业。“这样不仅能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提供了更多选人机会,也使毕业生在刚踏入社会时有个过渡适应期,同时能为社会缓解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孙狄建议市、区各级政府考虑为接纳“学士后”、“硕士后”的企业给予适当经济补贴,以示鼓励。
(来源:新华网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