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Language Tips > Campus > Edu News  
 





 
大学生不愿去私企,谁之过
[ 2007-05-23 09:50 ]

“我们要鼓励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去就业……”在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招聘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听到最多的便是这句话。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在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较大的今天,大学生却依旧普遍不愿在民营企业就业,成为一个让人头痛的社会问题。

据相关机构进行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有35.4%愿意去党政机关、18.9%选择去国有事业单位、17.8%选择去教学科研、13.6%选择国有企业、15%选择外资企业,只有1.3%选择去私营企业。与之相反的是,民营企业占了愿意招聘大学毕业生企业总量的46%,国家机关、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只占22.3%。如此大的供需反差,“成就”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那么,大学生为什么不愿到民营企业去就业呢?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扶植关注,使得其发展迅速。据统计,2006年天津市民营企业占全市GDP比重已经由2001年的17.8%上升到的24.5%。我们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平稳快速的,并且还会有更大发展空间。很显然,大学生因为看不到民企未来发展前景而不选择在民营企业就业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为此,记者就上述进行走访调查。

家族企业性质逾越难

调查显示,在不愿选择民企就业的大学生中,90%的人觉得民营企业“家族企业模式”限制自身发展空间。一位受访大学生表示,曾经有多次民企就业失败经历,从而不愿意再去做同样的选择。而就业失败的原因就是,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人员关系复杂、制度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的“外人”长期压抑很难工作长久。

天津很多民营企业还都处于家族式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管理者很容易因为优越感而滥用权力,亲疏分明,任人唯亲现象严重。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按亲疏远近而非因才适用,因此在组织内产生“自己人”和“外人”的差别,造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家族主义氛围。外人为生存也就趋炎附势,拉帮结派,形成“你群”和“我群”的派系。有时为保护“外人”的利益他们会团结起来与管理者或“自己人”抗争,造成企业内讧。

不难想像,一个应征而来的“外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个多么“困难”的角色。其实,民营企业老板并不是看不到这种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健康、正常地发展下去,可是能做到让“外人”真正去管理的企业却是寥寥。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企业用人上不能突破“不良家族模式”,那么人才危机将很容易出现。

保险问题保障难

除了让大学生“怵头”的“家族模式”以外,“后顾之忧”这个问题似乎是所有受访大学生都提到过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注重社会保险这个问题,并且有不少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拖欠”职工社会保险可谓屡见不鲜,大学生对此或是耳闻目染,或者亲身经历,因此“保险难”成为不愿意去民企就业的一条重要原因。

“一般小企业(民营)不给上保险也就算了,就连全国500强企业,拥有上市公司的集团也不给上就太过分了吧,让我们怎么对民营企业有信心?”一位受访大学生心有余悸地对记者说,“作为大学生,就业难、竞争压力大。经过老师、家长的开导选择了去民企就业。起初到过几家小公司,都承诺‘五险’(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进入公司之后人事部对此连提都不提,你要去问就一个字‘拖’。后来觉得可能是企业规模不行,跳槽到一家全国500强的企业集团。没成想,这家集团做得更绝,拖到我提出申请离职的那个月,给我上了当月的保险……”

当谈到,为什么不找劳动保障部门维权时,该大学生眼神中流露出许多无奈。据了解,很多大学生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多是选择沉默,自认倒霉也就算了,维权意识不强。看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维权意识还是很重要的。不过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也要反思一下,在我们叫嚷着“大学生工作不稳定,容易跳槽”或是大声呼唤“为什么不来民营企业就职”的同时,你有没有为你的员工真正解决了那份本该没有的“后顾之忧”?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通讯员张明娟推荐)

 
 
相关文章 Related Stories
 
         
 
 
 
 
 
         

 

 

 
 

48小时内最热门

     

本频道最新推荐

     
  Eurovision Results 欧洲电视歌曲大赛
  看!顶尖“特技表演”
  环境污染致癌--我国头号杀手
  俚语:“洗手不干了”
  鞋子的起源

论坛热贴

     
  "去中国化"怎么翻译?
  礼仪小姐,是哪个词啊
  “户型”怎么说
  快快加入“净脸两周年特别活动”
  英语点津开博客,大家觉得怎么样?
  立此存照(4):上海市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