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夜幕上的风铃——广东海南两省青年诗人朗诵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30位著名诗人与校园诗人们携手吟读原创佳作,吸引了200校园文学青年的参与。记者了解到,高校虽然不时组织诗歌节等活动,但受缺活动经费、少专业指导等因素影响,校园诗歌仍处于发展低潮,不少校园诗人们渴望获得一线诗人的指导和支持。
两省诗人共诵名诗佳作
伴着古琴的委婉悠扬,一首高亢激昂的《满江红》拉开了这个诗意浓郁的夜晚。由广东诗歌创作委员会、海南诗歌创作委员会主办的粤琼青年诗人朗诵会,吸引了近200大学生参与。来自两省的30名诗人或伴着琴声,或与学生共同吟唱名诗佳作。一名洒脱的新疆诗人更直接坐在地上,对着手机朗读他的《山西巷》。而台下的校园诗人和学生也纷纷主动上台献诗朗诵,其中既有《再别康桥》、《海燕》这样的传世名作,也有其个人的原创作品。
当晚朗诵的30多首诗歌囊括口语诗、新诗、古体诗等各种体裁,经典作品及原创佳作均得以重新演绎,诵读到精彩处,有诗人手舞足蹈,也有学子高声喝彩。两个多小时里现场气氛始终自由奔放热烈。
校园诗人为诗困惑
据了解,近200名学生观众均是自发前来的,当中不少是校园诗人。该校大三学生苏奇飞就是其中之一,被师弟尊称为“最后一位校园诗人”。他疯狂时每两天就写一首诗,大一至今已保留下200多首诗作。“给空虚的生活找寄托”是他最初写诗的理由。他对诗歌一度近乎痴狂,可以用4天来推敲一个词,因为“诗歌没有十全十美,但要无限接近完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珠江诗报》、《南方诗报》、《大西北诗歌论坛》都曾刊登他的作品。
他的好友陈奇川也是同学们眼中的写诗高手,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学校海碰子文学社第二届诗歌节大赛中,他以一首《女教师的眼泪》获二等奖。另一名活动参与者林宗衡是大一的诗歌发烧友,他曾连续两个星期每天写一首,“就如写日记一般”,
“看见什么事就会过于敏感地要用诗的形式表现”,还经常追着师兄请求点评。
然而,这几名校园诗人都不约而同向记者表现出了创作的迷茫和坚持的困惑。进入大三后因为学习繁忙、现实压力过大,苏奇飞和陈奇川都不得不与诗歌渐行渐远,虽然陈奇川认为,诗歌的丰富内涵值得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探索。苏奇飞也说,有空还是会写诗”。而林宗衡则常感觉自己在孤军奋战,尤其是一些同学用怪异的目光看他的诗作,好像他是另类,让他非常不好受。日子久了,他渐渐地觉得“写诗是一种奢侈,没有任何现实意义。”至于今后能否坚持写作,他摇摇头回答:“不知道”。
他们还表示,现在校园内偶尔有朗诵会、诗歌节等,但像“朗诵会”这样的诗歌讲座、作品交流的活动就很少。诗迷们经常苦恼于找不到创作的方向,不知道如何去提高,渴望有一线的诗人或专业人士能指点迷津。
校园诗社亟待扶持指导
对于校园诗歌的发展现状,著名诗人、广东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郭玉山较为肯定,他说,现在大学生诗歌节、诗歌展、广东高校诗歌节等活动正在形成好的氛围,在诗歌节的获奖作品可以在诗刊报纸等六七个刊物中发表,这对热爱诗歌创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施展的舞台。
但华师海碰子文学社等高校诗歌社团负责人则称,经费仍是一大难题,仅依靠团员们微薄的团费,想搞大一点的活动都困难,而这是校园诗歌发展较大的阻碍。他们希望能得到学校和社会更多的扶持。
对此,海南诗人、中国作协会员卢炜表示,目前诗歌最好的氛围和市场就是在大学里,因为大学生的诗歌真诚有激情,纯粹无污染。要唤起他们对诗歌的热情就要多搞活动。海南大学就有一个“诗歌月读”活动,在每月的最后一天举行一场大型的诗歌朗诵活动,由此迅速在校园里掀起一股诗歌的热潮。
对于校园诗人创作的困惑,参与活动的诗人们也发表了各自看法。刚走出校园的陈开斌说,大学生的诗歌是纯粹的但却有一种林妹妹的腔调,很柔弱,缺乏阳刚之美,这是校园诗歌的一大局限。青年诗人、广东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黄礼孩称,在校园诗歌比赛中呈现的很多作品观念依然陈旧,没有新的变化,这与诗歌教育有关,很多高校教师并非一线诗人,而且教科书上的作品大多比较旧,并不能对学生有很好的指导。他认为,高校应和更多的社会诗人互动,开讲座和作品分析会,才能让校园诗人少走弯路。(薛冰)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