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中的假乞讨者究竟有多少?重庆邮电大学8名大学生利用暑期成立社会实践小分队,与假乞讨者零距离接触四昼夜。调查中,大学生们特邀本报记者担任活动顾问,进行指导。
乞讨“女生”的半日行程
7月11日,期末考试结束,8名同学一齐喝了“开工酒”。社会实践小分队队长王梦亭说,队员们大多来自法学院大一年级,6月初就开始准备,从30多个选题中最后确定“聚焦街头关注乞骗”,并邀请本报记者担任技术顾问。
7月12日,8名大学生分成两组,到南坪、解放碑一带摸底调查,确定调查方向。13日,两组队员到南坪、朝天门、观音桥等一带继续调查。下午4时,队员在南坪重百对面发现一学生模样的年轻女性,面前写着一排字:没钱吃饭,要8元钱回家。王梦亭上前给了她8元钱,欲与其交流,但她以沉默应对。附近发广告、卖报纸的几个人告诉队员,该女自称女学生,长期在此乞讨,每天收入一两百元。
5时15分,“女生”收拾东西离开,到“乡村基”买了一份汉堡和一块西瓜,吃完后乘公交车到达观音桥海关站,在外贸大厦附近继续行乞。
随后,队员在该处天桥上发现一穿牛仔裤、黄T恤的“男生”,同样用粉笔在地上写一排字:钱包被偷,望好心人给7元路费。几分钟内,路过此地的两位年轻人分别丢给“黄T恤”一张100元、一张50元的人民币。晚上9时10分,“黄T恤”发现队员采访一对施舍的情侣,立即收拾东西,迅速消失。
8时过,“女生”停止行乞,到广场闲逛。在音乐喷泉处,“女生”摸出一部高档诺基亚手机拍摄夜景。晚上10时20分,发现有人跟踪,“女生”坐在广场板凳上,拿起手机对着三名队员一阵猛拍,三名队员只好放弃跟踪。
假乞丐分工行骗露馅
14日,队员们到江北区观音桥调查。晚上9时,王梦亭一组队员回到南坪,在重百门前意外遇见“黄T恤”。这次他在地上写道:去年考取北理工却无钱,复读了一年,现又面临同样情况,所以在此卖唱,希望好心人圆我大学梦。面前一个盒子里放着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另一个盒子装满了钱。
与此同时,昨天给“黄T恤”钱的男女青年也出现,又分别给了“黄T恤”100元、50元。队员殷剑、周国平上前要求看身份证,被“黄T恤”拒绝,并称他住在四公里。
晚上10时,“黄T恤”准备坐车离开。殷剑和周国平两队员佯称也住在四公里,愿结伴回家,被拒。“黄T恤”到一报刊亭打电话时,一位队员趁隙记住了他拨打的电话号码。队员们按此号码打过去,接听者竟是给钱的男青年。23时45分,队员们收队。
王梦亭说,调查中,队员们与两个着自助旅行者打扮的乞讨者混熟。两人自称贵州人,旅途受骗身无分文,在南坪一带行乞。问及是否需要媒体或救助站帮助,两“旅行者”一口拒绝。
四昼夜的调查中,队员们发现,类似乞骗不下10起。14日上午,队员在观音桥发现一名乞讨的残疾人胡某。听说是大学生调查,胡热情地把他们领到临时住处,出示身份证并详细介绍自己的经历。但一下午的相处发现,胡某乞讨的盆子多次被人踢翻,每次,胡某都敢怒不敢言。后来队员们得知,这是假乞丐在故意找茬。
学子跟踪卖花女险挨打
15日下午5时,王梦亭一组队员在杨家坪步行街发现一群小孩强拉情侣买花,5元一朵,王立即调集全部队员到杨家坪分工调查。队员们刚出现,小孩们窃窃私语一阵后,立即散开。队员们只好分散,暗中观察。
两小时后,有队员注意到一名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一直关注着步行街上卖花小孩的举动。随后,一小孩给该妇女买来水喝。接着,队员又发现一中年男子坐在板凳上,卖花小孩隔一阵就过去缴钱,叫他“爸爸”。
12时30分,中年男子神秘消失。随后,卖花小孩也全部蒸发。王梦亭迅速赶回广场,队员们交换跟踪中年妇女。经过一条很乱的街区时,突然钻出三个卖花小孩,拦住队员破口大骂。队员们依然紧跟中年妇女,又回到广场。
中年妇女与一卖花女孩碰面,两人母女相称,各吃了一碗小面后,乘车离开。凌晨1时30分,“母女”在渝中区国际村站下车,穿过一条长巷,进了一栋老房子。稍后,中年妇女突然冲出来,对着队员破口大骂,并抄起一条棒子要打人。无奈,队员们返回杨家坪,一直蹲守至凌晨6时,再无发现。
(图片提供: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
新闻链接
北京救助站劝市民勿乱施舍
20日,北京海淀救助站致全体市民公开信:不要直接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施舍钱物,防止一些好逸恶劳的人利用爱心骗取钱财。并希望市民主动劝导乞讨者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公开信希望市民主动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宣讲救助政策及救助条件,在街头发现流浪乞讨者时,主动劝导他(她)到市救助站接受救助。遇到老年人、残疾人或未成年人,及时与公安机关和城管部门联系,使对方得到及时救助。不要直接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施舍钱物,防止一些好逸恶劳、不属于救助对象的人利用爱心、善心和同情心骗取钱财。公开信提出,市民的善举无可厚非,如要行善,应通过政府开办的捐赠机构进行捐助,只要不直接向街头职业流浪乞讨者施舍,街头流浪乞讨现象会迅速减少。
海淀救助站站长表示,8月1日,是国务院颁发《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四周年。此次宣传目的是为了提醒市民同情弱者要分析情况,识别真伪,防止一些好逸恶劳的人利用市民的爱心骗取钱财,更不能间接纵容和支持不法分子利用和操纵流浪乞讨人员强讨恶要的行为。
(记者 丁香乐 实习生 李卓君)
来源: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