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黑天鹅更可怕的“灰犀牛”到底是啥?

中国日报网 2017-07-31 11:25

分享到

 

7月17日,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个工作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

黑天鹅(black swan)指影响巨大、难以预知且罕见的事件(high-impact, hard to predict, and rare events)。那么“灰犀牛”又指什么呢?

“灰犀牛”(gray/grey rhino)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古根海姆学者奖得主米歇尔•渥克(Michele Wucker)于2013年1月在达沃斯全球论坛上提出的,在她所著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se and Act 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一书中,她提出,“灰犀牛就是指概率极大、冲击力极强却被忽视的风险(a highly probable, high impact yet neglected threat):一个我们应该意识到的风险,就像是一头两吨重的犀牛,把牛角对准我们全速向我们攻击”。

比黑天鹅更可怕的“灰犀牛”到底是啥?

Grey rhinos are not random surprises, but problems that break out after a series of warnings and visible evidence. When the grey rhino attacks, its power is explosive and unstoppable.
灰犀牛不是随机的突发事件,而是一系列预警和明显征兆之后爆发出来的问题。灰犀牛袭击时,极具爆发力,且不可阻挡。

米歇尔•渥克曾经在采访中给出的一个典型的忽视灰犀牛的例子就是柯达。

Kodak had ignored the unstoppable trend of digital photography and was too focused on its existing business. As a result, it missed the opportunity of being good at making what was about to come next.
柯达忽视了数码摄影技术不可阻挡的潮流,而一心专注于现有业务。结果,他们错过了在新技术领域脱颖而出的机会。

那么,中国面临的“灰犀牛”是什么呢?

比黑天鹅更可怕的“灰犀牛”到底是啥?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7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和发展改革委、统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当前经济形势,并答记者问。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一局局长王志军对中国面临的“灰犀牛”风险做了解释:

对存在的“灰犀牛”风险隐患,如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房地产泡沫(housing market bubble)、国有企业高杠杆(high leverage ratio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地方债务(local debt)、违法违规集资(illegal fund-raising)等问题,要摸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和影响程度,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7月14日至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对金融工作提出了四个重要原则:

第一,回归本源(go back to the fundamental purpose),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优化结构(optimize structure),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

第三,强化监管(strengthen supervision),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

第四,市场导向(be market-oriented),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马文英)

 

 

分享到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6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Chinadaily_Mobile
你想看的我们这儿都有!

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点击左侧图标查看订阅方式

中国首份双语手机报
学英语看资讯一个都不能少!

关注和订阅

本文相关阅读
人气排行
热搜词
 
精华栏目
 

阅读

词汇

视听

翻译

口语

合作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内容,版权属中国日报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欢迎愿意与本网站合作的单位或个人与我们联系。

电话:8610-84883645

传真:8610-84883500

Email: languagetips@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