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对白: There it is! Ellie, it's so beautiful! We made it! Russell, we can float right over there. Climb up, climb up!
中国古代的飞天梦想
搭乘飞屋就能环游世界……飞天一直是人类的一大梦想,而在中国古代,人们也通过各种形式的发明创造,表达了自己的飞天梦想。

嫦娥奔月
中国神话中有许多关于飞行的故事。无论是女娲补天,还是嫦娥奔月,都体现了人们对于飞行的渴望。
风筝——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
风筝的发明,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了。相传,风筝是楚汉相争时大将韩信发明的。关于这一点在史料中也有记载。唐代赵昕在《息灯鹞文》中说:“我闻淮阴侯巧制,事启汉邦。楚歌云上,或云子房。”淮阴侯就是指韩信。韩信把项羽围困在垓下,制成风筝,叫身材轻盈的张良坐在风筝上,高唱楚歌,楚歌飘进了大营。韩信发明风筝是可能的,但是能载人,却不大可信。
风筝以军事应用为主,到宋朝发展为一种玩具,传入西方以后,曾对近代航空的发展和飞机的发明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许多人利用风筝进行实验,借以解决空气动力学问题。
孔明灯——热气球的先祖

人类首次升空飞行是借助热气球实现的,这是西方的功劳,但是首次试飞成功的热气球却在中国。这种热气球就是中国早已有之的孔明灯。孔明灯的称谓很多,有飞灯,天灯、云灯等。苏联在1947年出版的《航空技术基础》中说:“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了获得升力的气球原理。1306年,在中国宫廷过节时,便放出装有热烟的气球。”
火箭——现代火箭的雏形
“火箭”一词根据古书记载,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在敌我双方的交战中,人们把一种头部带有易燃物、点燃后射向敌方、飞行时带火的箭叫做火箭。这是一种用来火攻的武器,实质上只不过是一种带“火”的箭,在含义上与我们现在所称的火箭相差甚远。唐代发明火药之后,到了宋代,人们把装有火药的筒绑在箭杆上,或在箭杆内装上火药,点燃引火线后射出去,箭在飞行中借助火药燃烧向后喷火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飞得更远,人们又把这种喷火的箭叫做火箭。这种向后喷火、利用反作用力助推的箭,已具有现代火箭的雏形,可以称之为原始的固体火箭。后来,直到1958年,中国才造出第一支现代火箭。
中国第一个“飞天”的人
20世纪70年代,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体被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为“万户”,为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600多年前,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按照好友班背留下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形,令众匠人按图赶制。
试飞时,万户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将自己绑在椅子上,椅背上绑着47枚自制“火箭”,点燃后冲天而起,不久“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下……这个中国人虽然未能如愿,被摔得粉身碎骨,但他却成就了这个星球上开天辟地的壮举——第一个飞天的人。
考考你
1. 我们成功了!
2. 大老远跑来就被困在这些岩石上?
3. 在气球泄气之前我们最多有三天时间。
4. 老天!去树丛里解决吧。
Up 《飞屋环游记》精讲之一参考答案
1. Sure. Take all the time you need, sir.
2. We are on our way, Ellie.
3. Don't touch that! You'll soil it.
4. Ooo, is this how you steer your house?
精彩对白: There it is! Ellie, it's so beautiful! We made it! Russell, we can float right over there. Climb up, climb up!
(英语点津 Julie编辑)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电影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