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网 漫画网 爱新闻iNews 翻译论坛
中国网站品牌栏目(频道)
当前位置: Language Tips> 译通四海> 翻译经验

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 2009-04-07 17:04]     字号 [] [] []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习惯,但却“共享”着为数甚众的以实喻虚的类似表达,许多形象语汇的引申义及其引起的联想也是“不谋而合”的。汉译时,尽可采取事半功倍的从“实”到“实”的“拿来主义”,直译无妨。如:

I hope to avoid straying on the one hand into the sands of foreign policy, and on the other into the marshes of international law. 我希望不要偏离正题,一方面避免误入外交政策的沙漠,另一方面避免陷入国际法的沼泽。

If we attack quickly, we can nip the enemy's plans in the bud. 如果我们迅速进攻,我们可以把敌人的计划消灭在萌芽状态。

至于哪些形象词汇可以作如上直译,哪些需意译,在相当程度取决于汉语遣词造句的习惯,似无规律可循。同一个物质名词在此句可直译,在彼句则需意译。如:

His novel is a mirror of the times. 他的小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The newspaper claims to be the mirror of public opinions. 该报宣称忠实反映了公众的意见。

当然,我们所说的想方设法维系原文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是以统筹“信达雅”之间的辨证关系为先决条件的,并不是一味地求形象而偏废其他翻译要义的“削足适履”式的硬译。

What is learned in the cradle is carried to the grave.

句中的the cradle和the grave十分具体形象,读来韵感强烈,但若直译成:一个人在摇篮中所学的东西会带到坟墓中去,就显得过直过露。不如意译成:少时所学,到老不忘。

将以实喻虚表达中的“实”作“虚”译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这仅是在直译行不通的情况下的一种方法。精彩的以实喻虚的表达仅能囫囵意译,也是一种“不可译性”的体现。原文的妙处也只能由译者“独享”及“意会”,而无法以汉语“言传”,与读者“同享”。

Sam knows he can depend on his family, rain or shine. 山木知道不论境遇如何,他都可把家庭作为靠山。

在很多情况下,无法通过直译来保持原文的具体性及形象性的时候,意译也并非就是唯一的办法。具体言之,有以下两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舍去原文中原有的具体形象,借用或套用本族语中为人熟知的形象或借喻。

He gave up the sword for the plough.

The sword 和 the plough的内涵意义为:military service和agriculture。若将此句硬译成“放下了刀剑,拿起来犁耙”则有悖于汉语习惯,是否可套用成语,译成:他解甲归农了。

We ourselve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wise decision on these important issues by only the lightest curtain. 我们对这些重要问题做出明智的决定仅一步之遥。

其次,运用“增补词汇”的方法。

How do you expect me to fall in love with someone who speaks like a book all the time? 你怎么能指望我去钟情于一个专爱咬文嚼字的书呆子呢?

说及以“变通”的方法来维系原文的具体性及形象性,英谚汉译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如:

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his stick. 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采取所谓“变通”的办法,同样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结构做机械的转换。

John knew he was skating on the ice, but he could not resist teasing her sister about her boyfriend.

句中的skating on the ice貌似与汉语成语“如履薄冰”相吻合,但一经斟酌我们便发现未免有点言之过甚。不如将skating on the ice“虚”译成“可不是闹着玩的”。

以虚代实的抽象名词能大大简洁英语的表达,是一种不为鲜见的语言现象。据笔者管见,似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指形形色色的“人”的抽象名词,如:

Is Jane a possibility (=a suitable person) as a wife for Richard? 简是做理查德妻子的合适人选吗?

另一类是指各种各样具体物质的抽象名词,如:

Have you read any humour (= something designed to induce laughter or amusement)recently? 近来你读了什么幽默作品吗?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人类的语言在其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着。比较而言,具体形象的表达总是更易博得人们的青睐。英语中若干具体形象的表达也在影响着汉语,以至于汉语中也出现了若干从英语脱胎而来的新鲜的形象词汇。如:

It was in the 1960s that people in Britain began to talk about the "permissive society" and the "generation gap".

此句中的generation gap 曾被先后译作“长辈与年轻一代之间的隔阂”以及“世代隔阂”,今天已被广泛地译成“代沟”。与此同时,“代沟”一词亦已始见于国内的书刊及报端,而1978年首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尚未收入“代沟”一词。

相关阅读

略论逆向翻译的应用

小议英汉翻译时的对应问题

剖析翻译中的“望文生义”

英语里的“乾坤大挪移”

钱钟书经典美文《窗》翻译详解

(来源:传神社区,英语点津编辑)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3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关注和订阅

人气排行

翻译服务

中国日报网翻译工作室

我们提供:媒体、文化、财经法律等专业领域的中英互译服务
电话:010-84883468
邮件:translat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