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建新校区负债"零增长" [ 2007-04-17 10:14 ] 1500亩的土地上要新建35万平方米校舍,预算13亿元,相当于学校3年的全部收入,选择一次到位还是渐进投入?面对“十五”期间学校动用资金最大的新校区建设单项工程,东华大学决策层达成共识:学校发展必须从长计议,因此选择“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是能最大化体现效益的方式。
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告诉记者:“高校间不必盲目攀比,要依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正确认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这才是向管理要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管理兴校”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认识到,潜力虽无处不在,但效益显现需要未雨绸缪。东华大学新校区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而根据统计数字显示,学校实际付款为9亿多元,其中5亿元靠校区置换,3亿元靠校内资金周转,近1亿元靠银行贷款,2005年末的银行存款余额和借入款余额均与2000年末持平,实现5年负债“零增长”。这些充分说明,该校是靠充分利用有限的投入增长和有效盘活资产的存量分配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
在徐明稚看来,注重效益是高校在实践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特别要防止的倾向就是争经费兴趣盎然、不遗余力,管经费却兴趣索然、漫不经心,不讲投入产出比”。为了真正提高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东华大学自2001年起围绕体制和机制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变革。
学校首先实行了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资金、核算和各类账号都收归财务处集中管理。采取这样的体制既有利于资金的统一调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又有利于学校经济活动的规范管理,净化学校的经济环境。其次,实施财权与事责对等原则。学校扩大了下达院系经费的总量和相应的统筹安排权,目的是让做事者有相应的经费,并且可以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决定经费使用的方向和方式。这一做法所要的是财权和事责的统一,提高学院当家作主的意识,向统筹安排要效益。再次,采取统分结合,使学校集中力量做大事。学校一方面逐步扩大下达学院自主经费安排的比例,另一方面将留在部处的经费形成学校专项,集中力量做大事。部处拟订的经费分配方案必须经校长办公会审定通过后方能实施,学校在放权的同时,必须实施适度的审核和监管。
制度保障学校良性发展的关键是进行严格的“刚性”预算。学校良性运行在财务上的表征就是量入为出,不搞赤字预算,而健康财务状况的关键是坚持预算的“刚性”原则,特别是当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时,维护预算严肃性至关重要。由此,学校从2002年起规定,除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外,一切活动必须严格受到预算约束。(记者 沈祖芸)
来源: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