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优秀研究生北大寻找身边青春榜样
最近,北京大学推出“青春的榜样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系列报道”,剖析优秀研究生背后的细节、原因和发生机制,解读他们跨越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这是首都高校中首次系统地由在校学生寻找采访自己身边的榜样。北大学生工作部的老师说,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郭晓春
五人组特殊团队
郭晓春:
正为2008奥运冠军论坛忙碌 半年间足迹遍及近10个国家
郭晓春是北京大学外语学院2006级东南亚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今年7月至9月,郭晓春前往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向着成为“世界文化交流青年使者”的梦想迈进。2007年1月,她成功申请到了Upwith People 全球杰出青年领袖培训项目的一等奖学金,作为一名国际志愿者走访了近10个国家。这些,源于2005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北京大学奥林匹克文化协会。从一篇报道发现国际青年领袖培训项目
今年1月到6月,郭晓春参加了一个叫做“Upwith People”的国际青年领袖培训项目,和来自19个国家的73名优秀青年,共同经历了22周的全球之旅,访问了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等地的近10个国家。郭晓春是怎样抓到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的呢?
“很多学弟学妹整天眉头紧锁,想着去哪里实习、以后找什么工作。”郭晓春说,“这没有错。但是,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局限在北京大学,局限在国内,我觉得我们应该具有开放的学习心态。Upwith People这个项目我最开始是在环球时报的一篇报道上发现的,后来经过四处查询找到了该项目的网站,由此开始申请。”
目前,郭晓春在积极筹备Upwith People项目在整个中国进行推广和宣传,并努力协助该项目安排2009年的中国之行。
创办了高校第一家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题的学生社团
郭晓春2002年考入北大印尼马来语专业,2005年,她创办了我国高校第一家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北京大学奥林匹克文化协会。现在这个协会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校园,作为协会会长,郭晓春正为“2008奥运·冠军论坛”辛勤地忙碌着。论坛将邀约各领域中享誉世界的杰出人物与青年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与沟通,为塑造未来各界“冠军”开拓思路、创造良机。
北京奥组委授权北大主办这次文化盛宴,恰逢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郭晓春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单独为我们设了一间办公室。我们从最初的三五个人,发展到了现在近80人的工作团队。”(文/李玉磊 耿海峰 王尧)
五人组特殊团队:
奥运攻关皮划艇激流回旋
2005年底,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与北大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成立“湍流与复杂系统科技奥运攻关组”,针对激流回旋国家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开展联合科研攻关。这项跨越学术界和体育界两个不同领域的合作,在我国是一个创举,是非体育学科和运动队的首次直接合作,已经成为“科技奥运”理念的实践范本。
用简单的语言形容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就是水里的“高山滑雪”。这项运动在国外已有数十年发展历史,而我国1999年才起步。但是,就是在这个落后项目上,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佘振苏,带领着北大工学院5个研究生组成科技攻关团队。他们是张志雄:北京大学工学院05级博士生,团队负责人;倪志勇:04级博士生;王彦之、陈曦、吴悠:06级硕士生。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书写着“奥运传奇”。
务实能干是这个团队的特点。团队成员先后被聘为国家队科技助理教练和一线教练。在国家队有近两年任教经历的王彦之说,冬训时,得5时30分起床,监测运动员晨跑数据;上午两小时的训练,对运动员反应出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下午同样是两小时的训练;晚上7时开始,观看白天训练的录像,总结全天的训练,制定次日的计划;会后,他还要记日志。一天忙完,已是午夜时分。第二天又是同样的轮回。“研究细节上的不同是我工作的乐趣所在。科研就是这样。”王彦之淡然地说。
说起务实肯干的精神,每个人都对张志雄竖起大拇指。去年世界杯,他承担了3个人的工作量,每天只睡3小时。对此,他只说了一句:“事情来了,就干。”
国家队金教练曾感慨道:“从没见过研究生,更不要说北大的研究生,能在国家队基层服务实干到这种程度。”
这个团队成员倪志勇指导的运动员李彤自去年8月以来,多次获得全国比赛女子皮划艇金牌,短期内从国家队一般运动员跃升为重点运动员。今年6月,国家队在世界杯比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男子双人划艇获得铜牌,取得我国在该项目上的首枚国际大赛奖牌;在德国站核心赛道的比赛中,双人划艇与女子皮划艇也首次杀入国际大赛决赛。在8月份的“好运北京”国际公开赛中,女子皮划艇获得铜牌,再次取得历史性突破。(文/曹晓明 李玉磊 张莹 李垚)
毛希增:
在生物信息学高端杂志发论文
2007年7月,硕博连读的2005级博士生毛希增赴德国参加第57届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奖者大会;8月,他荣获了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他开发的用于生物信息学代谢网络自动化注释与分析的KOBAS算法和Web服务器,相关论文分别在生物信息学领域最高水平杂志《Bioinformatics》和《Nucleic Acid Research》上发表,该项工作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代谢通路识别方向的权威工作之一;他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玉贤教授、白书农教授的两个实验室合作,成功地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
“我曾经读过‘高四’,就是说高考落榜了。”毛希增说:“‘高四’那年,其实我也没怎么复习,倒是读了很多科普书,也就是在这一年,我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是生物学,这是很重要的收获啊,呵呵。”
在兰州大学生物学专业读本科生时,他自学起了计算机理论,把生物信息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志愿,找到了兴趣与研究方向之间最好的结合点,成功报考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读硕士很艰苦,毛希增早上8时到晚上12时全都泡在实验室,每天只有枯燥的实验和繁琐的数据,但是“兴趣”让他一路坚定地走了过来。
在着手开发KOBAS算法程序前,由于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毛希增需要先学习别人的程序和思路。“我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看别人的程序,竟然一个程序都没看懂!”但是他坚持了下来。他说:“我的课题就像我的孩子,再难也不能扔下他不管。”毛希增的坚持最终获得了回报,开发近两年的KOBAS算法和Web服务器终于诞生。如今,该项课题研究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困难将会更大、更多,但毛希增很坚定地说:“我会一直把‘孩子’带下去。”
在求学这条路上,每个阶段都面临着选择。毛希增说,高中的时候他希望考上理想的学校;本科阶段,他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明确了研究方向;研究生阶段,他选择去开发没有人做过的算法和程序。他用自己的成长故事总结出了做好人生选择题的三个关键词:兴趣、坚持、平常心。(文/曹晓明 陈雨露 张露 王歆)
来源:京报网-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