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大学生们请别让父母成为"背卡族"

开学了,大学生们请别让父母成为

北京某报曾报道了一件令人心酸的事儿:一青年先后办下了7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透支债务高达20多万元。其老父偿还近10万元债务后,再无力继续为儿“补窟窿”了。

无独有偶。有调查结果显示,一成以上的父母曾经为子女还过信用卡的债务。虽然,像这样巨额透支的并不多见,但我常常看到有人在大学校园里摆摊推广各种各样的信用卡,也知道有大学生常常透支消费。

据我所知,即便不是用信用卡来透支消费,不少中国的大学生也是靠父母的钱来上学的。因此,或多或少都有个如何节省着花钱,以减轻家长负担的问题。

中国的家长差不多是世界上最疼爱孩子的了。虽然方法不一定科学,但其爱子之心世人皆知。有些国家的孩子长到18岁,家长就甩手不管了。而我们的家长,起码也要管到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家长回答,子女如没有还透支款的能力,自己会代劳的。许多家长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除了为孩子交学费、生活费之外,还要保证其社交费之类的花销。一位家长问孩子为什么都该读研了还不谈恋爱,孩子说:您把每月给我的零花钱从600元涨到1000元,我就谈!虽有调侃之意,但也不乏抱怨家长钱给少了的味道。

一个人在外求学,不花钱是不可能的。但大学生基本上属于纯粹的消费者,多数人没有什么挣钱的路子,都是掏父母的钱包。所以,应该在花钱的时候掂量掂量,而不能打肿脸充胖子,花起父母的钱来如流水一般。

不容否认,有些同学家庭的确“不差钱”。即便如此,在花钱上也应该有所节制。父母的钱再多,也是父母的。父母心甘情愿地供养孩子没错,但做子女的也应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每个人都不可能依赖父母一辈子,总要学会独立、自立。一个经济上的“啃老族”,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人的。

有些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太好,但花起钱来也是大手大脚、毫不吝惜。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人是虚荣心作祟,怕别人因为自己穷而轻视自己,一味地攀比,不但会加大父母的负担,还会引起自己精神上的不悦和心理上的压力。有的人不能将心比心,花起钱来就忘了父母挣钱的艰辛,甚至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

父母一个汗珠子摔八瓣把钱赚到手,自己暂时不能为家庭经济大厦添砖加瓦没有关系,但起码可以紧缩银根、节俭为上。当然,也有的学生不会理财,花钱缺少计划性。这就需要尽快学会少花钱多办事,把钱用在刀刃上。

在中国大学里,也有不少学生从一入学就勤工俭学、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其中有的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有的则是有意锻炼自立能力的。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

我并不主张大学生都做苦行僧,只是说在花钱的时候、特别是花父母钱的时候,需要理智、需要节俭。这不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读完大学,养成良好习惯,也会使我们受益终身。

按说,如何花钱、花谁的钱,是个人的隐私,别人没有必要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但如何花钱、如何花父母的钱,折射出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快开学了,写上几句,希望诸位有所思。

(来源:新华网教育频道)

 

 
     
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3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相关文章 Related Story
 
 
 
 
 
 
 
     
 
 
 
48小时内最热门
“微醉”怎么说  
美商界女性职业前景看好  
Bonny Bonny by Cara Dillon  
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精讲之一  
避税Tax shelter  
英语点津最新推荐
忙碌儿童综合症 hurried child syndrome  
调查:英国三分之一少女曾遭男友性虐待  
英国学生考试答题笑话百出  
安全警戒线 security cordon  
Cube creates waves in Beijing  
论坛热贴
经典英语口语,不得不看(推荐)  
I chocolate you!怎么翻译?  
请教obama演讲里的一句话
 
 
晒晒小D机器人暴强的翻译  
美国校园最in俗语大全  
试译河东狮吼的经典台词  
|About Chinadaily.com.cn | About Language Tips | Advertise on Site | Contact Us | Site map | Job Offer |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日报网站英语点津内容,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欢迎愿意与本网站合作的单位或个人与我们联系。
电话:8610-84883300, 传真:8610-84883500  Email: languag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