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看了《蜗居》说,“我决定40岁以后结婚,这样就能避免被别人挖墙脚,或许还能挖别人墙角”,女生看了则说,要珍惜在大学里的单纯时光,以后做房奴就身不由己了。
“太真实了,现实就是这样。每一个细节都不突兀,都是现实,都是我们今后极有可能面对的生活。”尽管第二天要交一篇论文,但“一旦开始看,就根本停不下来”,浙江大学的李雪用一个通宵看完了整部连续剧。
近日,一部名叫《蜗居》的电视连续剧突然走红大学校园。“蜗居”、“海藻”、“房奴”等剧中的词汇,迅速成为同学聚会的关键词,大有“今天你蜗居了没”的架势。笔者登录一家大学生常上的SNS网站,在“好友新鲜事”中可以看到数以十计的《蜗居》观后感,而在各大高校的BBS里,也出现了许多热议此剧的文章。
以中国高校最大的BBS“水木社区”为例,自11月16日《蜗居》在全国卫视首映起,与这部电视剧有关的帖子几乎每天都登上“今日十大话题”——《你愿意做蜗居中的谁》、《蜗居挑战了脸谱化的人物模式》……针对蜗居的讨论已不仅局限于影视类版面,而是广泛分布于房产、职场、家庭、情感、教育等版。
“以前觉得看电视就是编的故事,但在《蜗居》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工作、爱情、买房,哪件不是大学生眼前的事。”网友treehole说。
在大城市打拼的艰辛动摇梦想 就业目标下移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元,吃穿用2500元,冉冉上幼儿园1500元,人情往来600元,交通费580元,物业管理三四百元,手机电话费250元,还有煤气水电费200元。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元,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在剧中,女主人公郭海萍如是说。这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年轻少妇,毕业后没有回到自己生长的小城,坚持留在大都市打拼,为了存钱买房处处节衣缩食,斤斤计较。
“大城市的万家灯火中要有属于自己的一盏灯太不容易了。”西南大学的研二学生马雪觉得,郭海萍的境遇进一步打击了自己“走出去的梦想”。
“我曾经还是很有梦想的。”马雪说,自己本科的时候一直想“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大四时她去了深圳实习,想在那里闯出一片天地。但是待久了,发现那里人们的生活节奏比重庆快出太多,“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拼,为了在这个城市扎根。”
有一次,她在深圳的街头看到一棵芒果树,芒果掉落在人行道上。那一瞬间,她觉得这个城市其实很美,但是行色匆匆的人们却不曾注意到它的美好。“每个人都是那样匆忙,但又不知在忙什么,每天都有迷失的感觉。”她开始思考,所谓的大城市是否是唯一能够让人实现梦想的地方。
在剧中,郭海萍曾流着眼泪说,如果再让她选一次,她一定要选择回到家乡,买一个不大不小的房子,和丈夫孩子平和美满地生活在一起。
而男主人公宋思明也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带着你们过另一种生活,不要太多的钱,每天去菜场斤斤计较,为发论文、评职称而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也为女儿考不上好学校而心焦。”
看到这个场景,中国传媒大学的李文说自己内心产生了动摇:“北京地方大,机会多,以前特别想留下,而且家里也想我留下。可是现在有点动摇了,生活成本高压力大,还不如回家,怎么都是过一辈子嘛,人毕竟要生活。”
而马雪自从去深圳走了一遭后,便回到重庆一门心思读书,保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以后准备考个本地的公务员,安安定定地过一辈子。”
北京吉利大学的陈苏也觉得,待在大城市,外表的光鲜远抵不上背后的辛酸。“以前总觉得大城市什么都好,可是后来觉得自己家的小城市还是挺好的。”
“大城市确实有很多机会,但机会说到底都是人创造的,有人的地方就可以创造机会,在小城市,我相信一样会有作为。”马雪说。
校园里的单纯爱情能否承受现实社会的风雨
宋思明,42岁的市长秘书,低调谨慎,品味非凡,典型的成功人士,生活平静但充满激情。郭海藻,25岁,年轻靓丽,大学毕业,对生活现状时有不满,常常更换工作。宋思明与郭海藻偶然相识,由于姐姐郭海萍的房款债务,郭海藻渐渐陷入和宋思明的暧昧关系中,直至背弃承诺铸成大错,难以挽回。
二人在剧中的感情纠葛,令许多大学生感慨不已。北京某大学的王瑶说;“太真实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身边发生的事情。”
王瑶最近正在为工作的事苦恼,投简历、买正装、跑宣讲会、参加笔试面试……折腾了好几个月,但还是没能弄到一个offer。
而与此同时,同样打算毕业后工作的室友李琳却像保研生一样过上了“猪一样的生活”。李琳大三暑假时去一家单位实习,业务上遇到问题时常向部门主任请教,而主任也总是十分热情地关心指点她。实习结束后,两人的男女朋友关系正式向外界公开,李琳的工作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
“其实我看他俩迟早要分手,现在只是在各取所需。”说起李琳的恋情,王瑶的语气有点不忿:“他俩跟《蜗居》里演的是一模一样的。如果宋思明是个穷光蛋,海藻会和他在一起吗?如果海藻不是年轻漂亮,宋思明会看上她吗?用脚指头想都不可能。”
虽然看不惯李琳,但王瑶又隐隐有点羡慕她:“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名牌大学毕业又怎么样?在偌大的城市中连一粒沙都不如。”
虽然王瑶对郭海藻和宋思明的恋情颇不认可,但也有不少同学很同情二人。在许多高校的BBS上,都掀起了宋郭之间是否有真爱的大讨论。
面对激烈的论战,四川大学的小阮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二人间是否有纯粹的爱情其实是个伪命题。“一个人身上的背景、财富、光环等等,其实也是他的一部分,没有必要非要割裂开来看待。这个世界上,相爱的人们,并不是依靠两个灵魂的飘荡就能相伴共生。”
“男生看了《蜗居》说,‘我决定40岁以后结婚,这样就能避免被别人挖墙脚,或许还能挖别人墙角’,女生看了则说,要珍惜在大学里的单纯时光,以后做房奴就身不由己了。”湖南大学的曹璐觉得,《蜗居》对爱情婚姻的刻画太真实太透彻,让人实在无法不感叹。“电视剧不免有夸张的成分,但依然非常真实,真实得有点残忍。”
蜗居的生活并非全是残酷 踏实做事总会有回报
一间加在老式住房后的10平方米的阁楼,卫生间和厨房都是和邻居共用,这就是《蜗居》中郭海萍一家人的居住环境。
面对郭海萍的境遇,湖南某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刘栋感同身受:“这就是我自己曾经度过的生活,这就是许许多多大学生即将面对的生活。”
水木社区上也有学生感慨道:“和海萍一样,初出茅庐的学生,当你承受一分生活的压力,你真的觉得自己就是社会底层,无论你曾在燕园还是清华园。这是现实。”
现在湖南读研的刘栋,六年前毕业于一所成教专科学校,之后北上赴京,加入了“北漂”大军中。刚到北京的他在亦庄租了一间12个人合住的地下室作为落脚点,月租300元。
“从第一天住进去后,我心里确实有了一种要奋起的精神,我绝不能在这种地方生活一辈子。”刘栋在一家公司里表现得相当出色,三个月后,他搬出了那间地下室。
工作了两年后,刘栋渐渐有了一些积蓄,但他觉得这仍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学历太低,即使能力再强,很多事情也跨不过那个门槛。”他决定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这一考,就是四年。
明年就要毕业的刘栋不久前刚刚在长沙买了一套二手房,“快30的人了,找一块栖息之所,好让家里人安心。”
《蜗居》播映后,刘栋每集必看,“看到海萍,就像看到几年前的自己。”面对周围同学看完片子后所表现出的压力与悲哀,刘栋并不完全认同:“《蜗居》确实告诉了我们现实中的残酷,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积极的一面。有奋斗,走正道,就会有成功的可能,踏踏实实做好该做的事,总会有回报。”
谈起毕业后的打算,刘栋说还想去北京再打拼一番,即使“免不了又得蜗居”:“长沙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而刚刚购买的二手房,他说可以租出去,租金交给父母做他们的生活费。
“人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情,在脸上刻上了沧桑,才能明白蜗居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刘栋说。
(来源:新华网校园频道 编辑: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