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重庆丰都县的星火学校校长,在全校的家长会上,当着1200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面,给母亲下跪洗脚。有人认为,该校长纯属作秀;有人觉得,校长为人师表,以身示范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值得称道。
校长“下跪洗脚”,再一次说明,感恩教育尚未“站起来”。曾经,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给学生布置主题为“亲情寒假、感恩父母”的寒假作业,内容之一是给父母磕一个头。还有学校给学生布置“洗脚”的感恩作业。
笔者认为,不论是下跪,还是洗脚,都只是一种感恩教育的“低级”形式,低级在感恩教育形式的陈旧与方式的单一性,只能用古时的礼仪来表达现代人的感恩之情,而形式上的感恩与发自内心的感恩尚有很大的差距。
也有一些学校在感恩教育上进行创新,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学习、生活、医疗、交通……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完成学业,要花费父母多少钱?”重庆市树人凤天小学老师曾为三年级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填写一份“亲情账单”。调查结果——“人均54万元”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很震撼。最“贵”的一份“亲情账单”达143万元。有人提醒:不能让孩子背上“感恩包袱”,本来现在的学生包袱就够重的了,平添了“感恩包袱”是否会让他们“跑不起来”?
确实,感恩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学生阶段启航,但是不少“感恩事件”也暴露出学生对感恩的困惑、迷茫及学校感恩教育的偏轨与陈旧。
有人说:“感恩”实质上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对自然、人类的给予和创造所感受到的深深的感激意识。惟有健康的感恩教育,才能培养出孩子健康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我们的感恩教育缺乏的正是健康有效的教育方式,还停留在“下跪洗脚”的水平上。
强调感恩教育,就是让孩子对父母的给予、他人的关心、社会的关爱,能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理解;强调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一种健康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让他们对自然、人类的给予,时刻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强调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关爱是相互的,要热爱他人、集体和祖国,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感恩教育要“站起来”,踏上新时代的节奏,快步向前走。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也是未来感恩的“主人”;孩子是感恩教育的受教者,也是感恩教育的受益者。因此,感恩教育,需要健康有效的载体,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来源:新华网教育频道 编辑: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