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图书馆学习,去学校操场踢球,在学校网吧上网……没有稳定的职业,过着漂泊的生活,依赖校园等待转机,他们被称为“校漂族”。近日,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大学的“校漂族”,了解到“校漂”生活背后的酸甜苦辣。
毕业后就开始“校漂”
今年刚刚毕业就成为“校漂族”的王庆华接受采访时露出一脸的无奈。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是一般的工薪阶层,收入不多,今年毕业的他本来想早点找到合适的工作,回报双亲。但是由于所学的专业比较冷门,到现在工作一直还没有着落。于是他决定这个暑假不回老家而是留在兰州继续找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随时看着校园周边的广告打点短工,维持基本生活开销。他表示,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准备考研。
在过去的一年,张宏也是一名“校漂”。“我是真正的‘校漂’,刚一毕业后就觉得要考些什么,所以没有就业,开始准备各类考试。”他说。那一年,张宏几乎报考了所有的考试,研究生、公务员、报关员等等。“每天将自己埋没在书堆里,比真正的学生还要认真。”张宏告诉记者,当时觉得学习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不过,他的梦很快就破灭了,随着几门考试的相继“落榜”,他开始意识到,这可能并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张宏说,“家里的经济条件已经不允许我再这样折腾下去,我只能选择就业,钱有时真的很重要。”
琳琳的“校漂”生活也是从大学一毕业就开始的,那时她和同宿舍一个也在准备考研的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的一栋家属楼里租住了一间房子,两个人都是生活和学习比较严谨的人,又共同生活了四年,所以相处很融洽。但是由于琳琳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从上大学起就没有再伸手向父母要过一分钱,所以她一方面要准备考研,另一方面还要在外面兼职来养活自己,她做过超市的卖场促销、在街边发过传单,还给广告公司做过市场调查。
多种原因造就“校漂族”
记者先后走访了兰州市的一些学校,发现想找到采访对象非常容易,基本上在校园中随便问一名学生,身边都有这样的“校漂”同学或者朋友。 这些学生为什么不去工作、继续留在学校呢?没找到工作、准备考研、作为过渡期……选择“校漂”的大学生有着各种不同的原因。
小刘是“校漂族”中的典型一员,毕业已经一年的他生活与上学时没有任何差别,依旧每天有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呆在西北师大图书馆的某个角落,唯一的变化是桌子上摞着研究生考试的复习材料。小刘本科读的是新闻系。年初,一心想考研的他遭遇“滑铁卢”。此后,他也像其他同学那样去找工作,“对方开出薪资1000元,怎么都提不起为之奋斗的劲头。”周围的同学们都陆续找到工作离开学校,他却“滞留”下来。他索性心一横:今年继续考研。
毕业后,小刘没有搬回家,而是从寝室搬到学校旁一间民房,为再次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研究生做准备。“学校的学习氛围好,环境单纯,图书馆资源丰富,联系老教授、同学方便,考研信息齐全……”基于以上考虑,毕业后,他在学校旁的民居租了间房子开始考研生涯,班里还有另外两个同学也在附近租了房子备考。
与小刘不同,兰州理工大学的薛超则不需要为未来的生活担忧,因为家境比较优越,薛超算是“校漂族”里面最轻松的群族之一。他告诉记者,从去年大学毕业开始他已经找了好几家单位,但是就是感觉不对路。他不愿意在一个不满意的公司屈就,宁可等待观望一段时间。目前他就在学校附近租住,平时还可以利用学校里的BBS、球场、图书馆、实惠的食堂,过着单纯的象牙塔式的生活。
兰州商学院毕业的赵娟来自平凉,毕业后在我市的一家公司当文秘,现在她同样住在母校周围。“在兰州呆了四年,有了感情,便想留下来生活。”然而“留下来”却并不容易,父母都在农村,每个月刚1000元的工资对于孤身一人的赵娟来说,经常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高校圈内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食堂的饭相对便宜,合租房的人员也相对单纯,周边环境熟悉,有事还可以找老师或者师弟师妹帮忙。”她说,“我现在漂是为了以后不再漂。”
“校漂”烦恼也很多
“仿佛生活在夹缝中。”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有时候我深感苦闷,觉得自己既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社会,我到底属于哪里呢?”一位在兰州大学“漂”着的学子小张这样说。
这位“校漂族”向记者坦承,他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边缘人”身份,“漂”着的日子很压抑,整天过着学习、吃饭、睡觉三点一线的生活,同室的“漂友”都是高度紧张,他们不像在校生那样经常聚会、谈心,有时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
记者正在采访时,小张的房东上楼来收房租。他对小张说,由于现在毕业租房的人多,要每月多加50元的房租。小张和对方讨价还价半天。最后,双方谈定每月多给20元,房东才悻悻然离开。“谁知道下个月他会不会变卦。”因为小张的房租是月付,他担心下月房东可能会提出其他要求。“找不到工作,在学校这样‘漂’着成本太大,挺闹心的。
“楼上、楼下都住着像我这样的‘校漂族’。”他摇头无奈地笑道。“早晨7点起床,到图书馆开始‘啃’书本。12点到学校食堂吃点午饭,饭后到图书馆看书,晚饭后休息片刻,又去自习室继续看书。”小张说,“校漂族”的生活大多是雷同的,每天的生活内容不但单调乏味,还要忍受经济拮据之苦。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每月房租加水电费近400元,生活费400元,加上生活费,一个月在1000元左右,比在校的时候还要多两三百元,这还不包括上各类考研的“校漂”参加辅导班和买书的钱,“都是父母在支持,有时觉得挺不好受的。”在与多名“校漂”交谈后,记者发现多数人都面临内心孤寂、对未来迷惘、经济压力大等问题的困扰。小张表示,身边的同学有的已经找到工作,有的考研成功,陆续离开了学校。“看着熟悉的校园,如今却物是人非,心里难免会很失落,真想早点脱离‘校漂’的生活。”
专家建议:“校漂”应该及早“上岸”
长期在高校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牟维莲老师认为,就业难和大学期间没有好的规划是“校漂族”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将考入大学视为人生的重要目标,达到心愿后没有进一步目标,四年的学习生活更像一个悠长的假期,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是没有考虑过。“其实‘校漂族’中的大多数人,是当初求职时期望值太高了。让学生们有个正确的求职观,让他们找到一份工作,才是让‘校漂族’走出漂泊生活的根本办法。”她告诉记者。此外,她还表示,这种情况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了年轻一代在市场经济时代就业竞争加剧后暴露的脆弱一面。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心理学教授周爱保告诉记者,从心理层面上看,年轻人选择“校漂”大致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安全需要、依赖心理、逃避心理、现实考虑。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大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一边工作一边适应。而“校漂族”则把这个适应期放在学校,把这种方式作为人生的缓冲期,规划自己的未来。“校漂”生涯如果持续半年或者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从培养个人心理素质方面来说,“校漂族”的生活方式不值得提倡他们中的许多人无法适应社会,或者是不愿去适应社会,于是他们把学校当成了可以栖息的象牙塔和避风港。从本质上讲,“校漂族”是逃避社会现实,逃避应承受的社会责任的表现,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周爱保说,“校漂一族”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人际关系相对单一,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大范围的交际活动,容易孤立、焦虑甚至抑郁。这样的生活不利于年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还可能淡漠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控风险能力。他希望“校漂一族”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及早融入社会。同时,他建议,毕业生要理性把握就业优势,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做一个符合自身的职业定位,是摆脱“校漂”身份的第一步。他强调,如果无法对自己做出准确定位,可以求助学校辅导老师或者职业规划咨询专业机构。
(来源:新华网校园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