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开明国语课本》受到了广泛关注。出版社重印卖断货,家长学者持续热捧,媒体引发热议……这本由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画的语文课本在时隔70多年后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它勾起的不仅是人们对那个久远年代的回忆,还有对语文学习最本真的一种期待。(11月30日《京华时报》)
北京十五中校长邰亚臣对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代表的老课本重受追捧现象很关注,谈到这些课本带给他的感受时,他用了一个词:温暖。
历经70余年的尘封,却居然温暖依旧,是因为“教材中渗透着公平、正义、自由、爱与被爱等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处处体现生命间的微妙关系,展示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于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当下,不少老道理尽管朴素却几成稀缺资源,渗透于“老课本”的真善美,让人弥足珍贵,也散发出弥久的馨香。
而且,这样的道理,并不是以说教的面孔,不是正襟危坐,居高临下地采以灌输的方式,而是选择孩子易于接受的形式,将一些传统理念渗透其中,娓娓道来、循循善诱。现在一提到教材就想到规范、权威等字眼,“过于神圣化”了,于是“老课本”的亲切、有趣、平易、真实,让人心生温暖。
而这正是语文学习最本真的要求。语文学习不仅要着眼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在于注重孩子幼小心灵的陶冶、熏陶。因此,“老课本”篇目简单、朗朗上口、贴近生活,“几乎不用教,孩子们一读就能成诵。”加上丰子恺的配图,构成了一幅幅意象优美的儿童田园诗。这样的学习,于孩子毫无“压力”,却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老课本”温暖依旧,值得现在的课本反思。无疑,现在的课本太过功利甚至势利。课本不是模具,不是把孩子放在里面,流水化地生产出一个个合乎大人要求的孩子。僵硬、呆板,专注于方法技巧,于应试教育,固然省事省力,却因为失去了温暖这一课本最基本的属性,难以有太多感人的力量。
(来源:新华网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