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四川外语学院举行了莫言文学作品座谈会,师生共同探讨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随之而来的“莫言热”。川外中文系副教授晏红做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
评奖标准之一“理想倾向”超越政治和利益
晏红,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研究。
晏红副教授的演讲分为“事实”、“事件”、“事故”三部分。晏红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两条标准,是作品表现出理想倾向和国际化。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对理想倾向的解读都偏向于表现出人类品格高尚纯洁,之后也关注生命、人性、文化土壤、生存状况等,对这些方面挖掘得越深刻也就越具有理想倾向。
“莫言的作品更多的是关注了生命、人性、文化土壤、生存状况这种理想倾向。”晏教授说:“理想倾向是超越政治和利益的。”
给莫言的颁奖词翻译不准确
在说起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另一个标准——国际性的问题时,晏红认为,颁奖词的翻译并不准确。诺贝尔颁奖词中有这样一个词汇“Hallucinatory realism”,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译文都是魔幻现实主义。“但是魔幻现实主义另有单词为magic realism。”
晏红说,要说魔幻现实主义的话,大家很容易想起作家马尔克斯,中国作家虽然会受到西方作家一定的影响,但是要说风格的话,晏红觉得,莫言的风格不完全是魔幻现实主义,更有他个人的特色。他认为“奇倔而独特的想象”才是诺奖对莫言风格的界定,至于如何给出更准确的翻译,晏红认为从这样的风格去理解并翻译会更合适些,而不是完全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单词。
“莫言那种天马行空的语言表达是他的优势,如果拘泥于从小学习的规范的语言,我们可能永远走不出去。莫言语言的胜利是民间语言的胜利。”
“《红高粱》让莫言蹲着把奖笑领了”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与他的作品的国际化是分不开的。莫言作品的国际化可以归功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电影《红高粱》,另一个因素是他的作品被陈安娜、葛浩文两人翻译并在西方广泛传播。每当莫言有新的作品,他的外文译本也很快登陆西方书市。
除了这两位译者,瑞典文学院终身评委之一马悦然,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唯一精通中国文化的评委,他也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起到不小的作用。此外,莫言和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关系甚好,而大江健三郎曾多次推荐莫言。
川外中文系老师张冰在座谈会上提到了《红高粱》对莫言作品走上国际的作用,晏红也持赞同意见。他开玩笑说:“有网友调侃说一部红高粱,姜文站着把钱赚了,而莫言是跪着把奖得了。这种说法不太恰当。我们不妨说《红高粱》让莫言蹲着把奖笑领了。”
相关阅读
(编辑:Ju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