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不能让坐等捐赠成为习惯
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接受采访时说:像洪战辉一样自力更生的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是已经过了18岁的成年人,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哪怕是天灾人祸,第一反应也不应是接受别人的施舍,而应该是挺直腰杆继续往前走。王旭明还建议,民间捐助应该借助国家助学政策,如果能够变“给”为“贷”,教育功能会更加明显。
王旭明的这番表态出来后,网上照例是一片指责声,有人说他这是在为教育部推卸加大助学力度的责任,有人说他混淆了施舍与捐助的概念,不一而足。但老实说,“大学生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不是接受施舍”这一观点笔者是赞同的,哪怕将“施舍”置换成“捐赠”,同样值得贫困大学生们思考。
也许,王旭明的“施舍”一词用得不恰当,但他表达的意思却很清楚。“因人废言”其实是不可取的事情,但现在的舆论却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这一怪圈——只要王旭明一说出有点标新立异的话,很多人首先就来一通指责。保持倾听和判断的理性,才能让我们寻找到最有价值的声音,王旭明此次的表态无疑是有价值的,他说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现在很多贫困大学生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捐款完成学业,以至于出现了影星孙俪因为所资助学生不停要钱愤而退捐的极端事件。
的确,贫困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面对困难,他们的确不该首先坐等捐赠,而应该在穷尽一切努力皆无望的情况下,才考虑去求助他人。一个不放弃自己的人,这个社会才不会放弃他;一个愿意尽力“帮助”自己的人,这个社会才会尽力帮助他。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尽量靠自己度过难关是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课,而努力上好这一课,对自己今后的责任意识培养和独立精神训练,其意义要远远大过机械地从别人手中接过捐款。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舆论倾向,但凡一个人遇到困难,很多人就将其归结为“社会原因”,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同样如此。但硬币是有两面的,面对贫困大学生问题,国家提供基本的助学贷款和奖学金政策以确保每个贫困学生都能完成学业固然重要,贫困大学生个体的努力其实也很重要。是的,靠国家的助学政策和社会捐款,一些贫困大学生可以轻松地完成大学学业,但他们显然错过了自我拯救的绝好机会。当他们踏出校门之时,他们不见得会从捐款和助学中收获太多的责任意识,也未必会培养出强烈的独立精神。从这个意义来说,王旭明变“给”为“贷”的政策设想对贫困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很难想象,当“坐等捐赠”成为一种习惯,这些学生在社会的风雨中会是怎样的脆弱。但如果一个贫困学生是靠国家助学政策和自身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他在踏出校门之时,应该会自信从容许多。(作者系江苏媒体从业者)
来源:信息时报
|